非布司他片心血管风险引关注,医生提醒:这些患者需谨慎使用
非布司他片心血管风险引关注,医生提醒:这些患者需谨慎使用
近日,一项发表于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期刊的研究显示,非布司他片在亚洲患者中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房颤的风险显著增高。这一发现引发了广泛关注,对于正在使用或考虑使用非布司他片的患者来说,了解其潜在风险至关重要。
非布司他片的心血管风险:现有研究数据
非布司他片是一种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药物,通过抑制尿酸生成来降低血液中尿酸水平。然而,近年来多项研究对其心血管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2017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的CARES试验结果显示,与别嘌醇相比,非布司他治疗组的心血管死亡率略高,但总体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具体数据如下:
- 非布司他组心血管死亡率为3.2%
- 别嘌醇组心血管死亡率为2.6%
- 非布司他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6%
- 别嘌醇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2%
虽然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但这一发现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随后,美国FDA在2019年发布警告,建议医生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具非布司他处方时谨慎考虑。
与其他降尿酸药物的安全性对比
在选择降尿酸药物时,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非布司他、别嘌醇和苯溴马隆等。它们的心血管安全性有何不同呢?
别嘌醇:CARES试验显示,别嘌醇的心血管安全性相对较好,但其可能引起严重的皮肤过敏反应,尤其是对于HLA-B*5801阳性的患者。
苯溴马隆:主要通过促进尿酸排泄发挥作用,心血管安全性数据相对有限,但临床上普遍认为其安全性较好。
非布司他:如上所述,存在心血管风险的担忧,尤其是在亚洲患者中。
患者实际使用反馈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许多痛风患者分享了他们使用非布司他片的经历。一些患者表示,使用非布司他后确实能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但也有患者反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这可能与心血管风险有关。
一位患者写道:“我用了半年的非布司他,尿酸控制得挺好,但是最近总是感觉心跳很快,有时候还会胸闷,去医院检查说是心律失常,医生建议我换药。”
另一位患者则表示:“我之前用非布司他,后来听说心血管风险高,就换成苯溴马隆了,现在感觉还不错。”
这些真实的患者经历提醒我们,非布司他的心血管风险不容忽视,医生和患者在选择用药时需要充分考虑个体情况。
专业用药建议
基于目前的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对于非布司他片的使用,以下建议供参考:
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医生应谨慎考虑是否使用非布司他,必要时可选择其他降尿酸药物。
定期监测:使用非布司他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血管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个体化治疗: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肾功能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必要时可考虑药物联用。
关注症状: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权衡利弊:对于心血管风险较低的患者,非布司他仍是一个有效的降尿酸选择,但医生和患者需要充分沟通,了解潜在风险。
总之,非布司他片的心血管风险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心血管状况,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也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数据,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