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甲状腺常见疾病病理及发病机制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15: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甲状腺常见疾病病理及发病机制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甲状腺常见疾病的病理及发病机制,包括甲状腺疾病概述、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性疾病以及甲状腺发育异常和遗传性疾病等多个方面。


甲状腺疾病概述

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这些激素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 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能量代谢,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代谢,同时提高组织对氧的利用率。
  • 调节能量代谢:甲状腺激素对胎儿和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具有重要影响,缺乏甲状腺激素可能导致智力障碍和生长发育迟缓。
  • 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甲状腺的生理功能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与肿瘤等。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病理特征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增生和结节的形成。这些结节大小不一,质地坚硬,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病理特征

  • 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增生和结节的形成,结节大小不一,质地坚硬,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 甲状腺腺瘤: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其病理特征为肿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腺瘤可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中等。
  • 甲状腺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或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特征为癌细胞呈浸润性生长,可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甲状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多样,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

发病机制

  • 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碘摄入不足、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和结节形成,进而引起甲状腺肿大。
  • 甲状腺腺瘤: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放射线照射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腺瘤。
  • 甲状腺癌: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放射线照射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甲状腺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形成癌细胞。癌细胞的不断增殖和扩散,最终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其中,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可明确结节的大小、数量、位置和性质。对于疑似恶性的结节,可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原则主要根据结节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良性结节,如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定期随访观察;如有压迫症状或影响美观,可考虑手术治疗。对于恶性结节,应尽早手术切除,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进行放化疗等辅助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代谢亢进、神经兴奋性增高等症状。

发病机制

  • 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患者体内存在针对甲状腺细胞表面TSH受体的刺激性抗体,导致甲状腺细胞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加。
  • 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在单纯性甲状腺肿基础上发生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多个结节性或腺瘤样组织形成,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 自主性高功能腺瘤:是由甲状腺内单发或多发的高功能的腺瘤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的一类疾病。多数患者仅有心动过速、乏力、消瘦或腹泻,不发生突眼及Graves病的皮肤病变,但可有睑裂增宽和凝视征。

病理特点

  • Graves病: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可随吞咽上下移动。镜下可见滤泡上皮细胞增生肥大,血管增生、充血,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 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呈不对称性肿大,表面结节状,质地不等,无压痛。镜下可见结节内滤泡大小不一,有的增生,有的坏死,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 自主性高功能腺瘤:腺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完整,边界清楚,切面呈灰红色或淡黄色。镜下可见腺瘤由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围成滤泡状,内充满胶质,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分界明显。腺瘤内滤泡大小较一致,胶质丰富,间质内常有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出现怕热、多汗、皮肤潮湿、易饿多食、体重下降、疲乏无力等症状。此外,还可出现心慌、手抖、脾气急躁、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等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主要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如血清T3、T4、TSH测定)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如TRAb、TPOAb、TGAb等)进行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甲状腺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以辅助诊断。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代谢率减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等症状。

发病原因

  • 原发性甲减: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如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导致甲状腺组织破坏。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由于碘缺乏、酶缺陷等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自身免疫性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包括桥本甲状腺炎、萎缩性甲状腺炎等。
  • 继发性甲减:由于垂体病变导致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减少,进而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常见原因有垂体肿瘤、手术、放疗等。
  • 下丘脑性甲减:由于下丘脑病变导致TRH分泌减少,进而引起垂体TSH分泌减少和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常见原因有下丘脑肿瘤、手术、放疗等。

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等。女性患者还可出现月经紊乱或不孕。血清TSH增高,FT4减低,原发性甲减即可成立。进一步寻找甲减的原因,如果TPOAb阳性,可考虑甲减的原因为自身免疫甲状腺炎。

治疗及预后评估

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常用药物为左甲状腺素(L-T4)。治疗目标是将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治疗多数甲减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甲减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因此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药物剂量调整情况。

甲状腺炎性疾病

甲状腺炎性疾病包括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多由金黄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导致甲状腺急性化脓性炎症。甲状腺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脓肿,破坏甲状腺滤泡。起病急骤,高热,甲状腺肿大、疼痛,局部皮肤发红、发热、疼痛。早期应用抗生素,脓肿形成后需切开引流。

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

与病毒感染有关,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导致甲状腺滤泡破坏。甲状腺组织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滤泡上皮细胞增生,形成肉芽肿。起病较缓,甲状腺肿大、质地较硬,有触痛,可伴有轻度发热、乏力等症状。多采用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糖皮质激素等。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病因与自身免疫有关,导致甲状腺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临床表现起病隐匿,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质地坚韧,多无明显触痛,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病理变化甲状腺组织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滤泡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淋巴滤泡。治疗多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于甲状腺肿大明显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鉴别诊断与治疗策略

需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疾病相鉴别,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鉴别。治疗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炎性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生素应用、解热镇痛、糖皮质激素应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同时,加强支持治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

甲状腺发育异常及遗传性疾病

发病原因

甲状腺发育不良、异位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途径中酶缺陷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新生儿期出现黄疸延迟消退、腹胀、便秘、脐疝等,儿童期出现生长迟缓、智力低下等。新生儿筛查、血清T4和TSH测定、TRH刺激试验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终身服用甲状腺制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临床表现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一般无全身症状。治疗原则补充碘剂、甲状腺激素等,必要时手术治疗。诊断方法根据甲状腺肿大程度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进行诊断。

单纯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主要由碘缺乏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碘缺乏和环境中致甲状腺肿物质有关。

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 遗传因素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部分甲状腺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遗传性: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