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商代人殉:考古发现揭示的残酷真相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06: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商代人殉:考古发现揭示的残酷真相

在河南省安阳市郊的小屯村,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座令人震撼的商代墓葬。这座大墓中,除了商王的遗骸,还发现了360多具殉葬者的遗骨。这些殉葬者大多是不满二十岁的青少年,甚至包括大量幼童。这一发现,揭开了商代人殉习俗的冰山一角。

01

商代人殉:考古发现揭示的残酷真相

考古发现表明,商代的人殉制度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在殷墟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人殉遗迹。例如,殷都王陵区的M1550大墓中,共埋有243枚人头骨,多数带着几节颈椎骨,显然是“连皮带骨地埋在夯土中”。后冈H10圆形人祭坑则分三层埋葬了73具尸骨。

02

人殉制度的普遍性与残酷性

商代的人殉制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 数量庞大:一次祭祀或殉葬动辄数十人甚至数百人,在上古时代这是一笔巨大的人口损失。
  • 范围广泛:从商王到贵族,甚至平民都有殉葬现象。大型墓葬必有殉人,中型墓葬视经济条件而定,小型墓葬则较少见。
  • 手段残忍:考古发现显示,殉葬者往往遭受极其残忍的处死方式,如活埋、砍头等。而且商代人祭仪式越来越残酷,认为越血腥越能取悦神灵。
03

人殉制度的社会意义

商代人殉制度的盛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个层面:

  1. 等级制度的体现:殉葬人数的多少,直接体现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贵族墓葬中殉葬者众多,而平民墓葬则很少或没有。
  2. 宗教信仰的产物:商代人认为人死后仍需仆人侍奉,因此将活人作为殉葬品,让其在死后世界继续服务主人。
  3. 社会价值观的反映:这种制度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生命的极度漠视,尤其是对奴隶和战俘生命的不尊重。
04

人殉制度的衰落与历史进步

如此残酷的人殉制度,并没有持续太久。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思想的进步和儒家思想的兴起,人殉制度开始衰落。到了汉代,这种制度基本绝迹,取而代之的是用陶俑等替代品陪葬。这一转变,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

商代人殉制度的考古发现,让我们得以一窥这段黑暗的历史。它不仅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残酷一面,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代社会对人权与生命的尊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