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社交媒体营销新玩法揭秘:从梗文化到破圈代言
艺人社交媒体营销新玩法揭秘:从梗文化到破圈代言
2024年6月,一场前所未有的艺人代言热潮席卷而来。据统计,当月共有156个品牌与202位艺人展开新的代言合作,涉及食品饮料、服装配饰、美妆个护等多个领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们纷纷祭出"艺人营销"这把利器,试图在流量大战中杀出重围。然而,在这场看似传统的营销战役中,一些创新玩法正在悄然改变游戏规则。
瑞幸的"梗文化营销":让代言变成社交货币
在众多品牌中,瑞幸咖啡无疑是最会玩梗的那个。6月3日,瑞幸咖啡官宣与游戏《猛兽派对》联动,推出新品"轻咖柠檬茶"。这次,他们又找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代言人——以"凶狠"角色深入人心的演员阿如那。一边是萌萌的猛兽派对,一边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反派,这种反差萌瞬间点燃了社交媒体。
自造梗引发社交话题和大众热议,实现了二次出圈传播。从社交媒体的反馈来看,官宣一经发布,便迅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围观和参与,评论区里充满了诸如"听好了,你就是个臭卖咖啡的"和"我喝我喝,我害怕被打"等玩梗言论,品牌与消费者间的互动走向了新高度。
相比之下,其他茶饮品牌单纯依赖偶像流量的合作模式,往往只能实现短期的热度,缺乏长远的品牌赋能。像是霸王茶姬之前邀请毕雯珺、丞磊、唐九洲、夏之光、朱正廷等多位偶像担任"控糖助力官",虽然在粉丝群体中有所增益,但难以有效拓展到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实现跨圈层的传播。
贾玲的"破圈"代言:用真实打动人心
从喜剧演员到导演,再到奢侈品代言人,贾玲的每一次转型都让人眼前一亮。6月2日,Prada官宣贾玲为品牌代言人,这一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紧接着,lululemon也宣布贾玲成为品牌大使。这两个看似"出圈"的合作背后,实际上是品牌对贾玲独特价值的精准把握。
贾玲与Prada的合作,展现了艺人个人IP与品牌调性的完美契合。贾玲的乐观、自信和真实,与Prada的高端、优雅又不失趣味的品牌形象形成共鸣。而与lululemon的合作,则体现了品牌对大众市场的战略布局。通过贾玲的国民度,lululemon得以跨越小众圈层,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Fendi的"长线布局":押宝艺人的长期价值
在艺人营销中,不少品牌倾向于追逐当红流量,但Fendi的选择却显得与众不同。2025春夏男装秀前夕,Fendi官宣《庆余年2》主演张若昀由原品牌皮具代言人荣升为品牌全球男装代言人,并邀请他出席米兰时装周。这种提前布局、长线合作的策略,展现了品牌对艺人商业价值的深刻理解。
Fendi与张若昀的合作始于2016年,从皮具代言人到全球男装成衣线代言人,品牌见证了张若昀从新人演员到实力派的蜕变。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为品牌带来了稳定的市场回报,也为艺人提供了持续的职业赋能。
艺人营销的新趋势:从"选贵"到"选对"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们开始重新思考艺人营销的策略。过去,顶流艺人是品牌最保险的选择,但现在,"选对"比"选贵"更重要。品牌在选择代言人时,更注重艺人的匹配度、调性以及对目标消费者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艺人也在谨慎选择品牌合作。优质的商业合作不仅能为艺人带来经济收益,还能提升其公众形象和职业发展。这种双向选择机制,使得艺人营销更加精准和高效。
未来方向:IP联名、跨界合作与数据驱动
展望未来,艺人社交媒体营销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IP联名与跨界合作:品牌将更多地借助热门IP和跨领域合作,创造新的营销亮点。例如,潮玩品牌与游戏IP的联名,食品品牌与热门综艺的联动等。
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分析工具,如微博"星品影响力",将为品牌和艺人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品牌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标受众,优化营销策略。
情感共鸣与内容营销:单纯的流量营销已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品牌需要通过优质内容和情感共鸣,建立与消费者的深度连接。
双向赋能的合作模式:品牌与艺人将更加注重长期合作,实现品牌价值与艺人发展的相互促进。
在艺人社交媒体营销这场游戏中,只有不断创新、精准定位、双向赋能的品牌和艺人,才能在这场流量大战中持续领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