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罪图鉴》热播:揭秘模拟画像师林宇辉的心理学奥秘
《猎罪图鉴》热播:揭秘模拟画像师林宇辉的心理学奥秘
随着《猎罪图鉴》第二季的热播,模拟画像师这一特殊职业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作为该剧男主角沈翊的原型,中国知名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用自己的经历,为我们揭开了这一神秘职业的面纱。
从警局民警到"画笔神探"
林宇辉曾是山东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的高级工程师,他的成名始于一起深夜纵火案。当时,监控画面只能提供一个模糊的背影,林宇辉通过引导加油站工作人员回忆,并结合自己扎实的绘画功底,成功绘制出嫌疑人画像。即便嫌疑人后来将长发剃成圆寸,警方还是通过画像将其抓获。
这一成功案例让林宇辉一战成名,也让他意识到模拟画像在刑侦中的巨大价值。从此,他开始专职从事模拟画像工作,并在多起重大案件中发挥关键作用。
心理学在模拟画像中的应用
模拟画像不仅仅是绘画技巧的展现,更是一门融合了心理学、刑侦学的综合艺术。林宇辉在工作中经常运用各种心理学技巧,帮助目击者回忆细节。
例如,在询问目击者时,他会问一些看似随意但实则关键的问题:"他五官乍一看像哪个明星?""脸型是胖还是瘦?""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征?"通过这些引导性问题,林宇辉能够快速捕捉到嫌疑人的特征。
此外,林宇辉还会利用目击者的记忆特点,帮助他们回忆起更多细节。他发现,人们往往更容易记住一些异常特征,如发型、疤痕等。因此,在画像过程中,他会特别关注这些细节,有时甚至只需要几个关键特征,就能准确还原嫌疑人的面貌。
跨年龄模拟画像:从"三岁画老"到家庭团圆
在《猎罪图鉴》第一季中,"三岁画老"的情节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这一技术在现实中确实可行,林宇辉已经通过跨年龄模拟画像帮助十余个家庭团圆。
跨年龄模拟画像需要分析孩子小时候的面部特征,并结合父母的面部特征进行推断。林宇辉表示,尽管人的面容会随时间变化,但某些特征仍然会在脸上留下痕迹。通过仔细分析这些特征,结合遗传学原理,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一个人成年后的模样。
成为一名模拟画像师需要什么?
林宇辉认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模拟画像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素质:
- 扎实的绘画功底:需要对人体面部结构有深入理解,熟悉不同人种、民族的面部特征。
- 心理学知识:掌握引导目击者回忆的技巧,理解记忆和认知的特点。
- 刑侦思维:具备一定的刑事侦查能力,能够从有限信息中做出合理推断。
- 持续学习:不断积累各类面部特征资料,关注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
林宇辉每天都会保持绘画的习惯,至少画过十余万张人像。他还会观察身边路人的面容,遇到特征明显的就会画下来。这种持续的练习和观察,让他能够将记忆转化为精准的图像。
模拟画像的未来:从"画像"到"画心"
《猎罪图鉴》第二季的主题从"画像"转向"画心",这反映了现代刑侦理念的转变。正如编剧张莱所说:"我们能做的,只是通过讲述案子,做一个好的提问者。"未来的刑侦工作将更加注重预防犯罪,而不仅仅是破案。
林宇辉也认为,模拟画像应该与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相结合,提高办案效率。同时,通过深入研究犯罪动机和心理,可以从源头上预防犯罪,让社会更加安全。
从一个普通民警到"画笔神探",林宇辉用自己的经历展现了模拟画像师这一职业的独特魅力。正如他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模拟画像要求非常严格,不是随便一个画师就能胜任的。"这门融合了艺术与科学的特殊技能,正在为现代刑侦工作开辟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