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疗愈:真的能治愈你的心灵?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30: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疗愈:真的能治愈你的心灵?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AI心理健康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麻省理工学院推出的“Future You”系统,通过AI生成的未来自我形象与用户对话,帮助用户增强未来自我连续性,从而减轻焦虑并改善决策能力。初步研究显示,参与者在与“Future You”互动约30分钟后,报告了焦虑感的降低和对未来自我的更强连接感。

在心理健康领域,AI工具的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管理焦虑和改善心理健康的方式。多款心理健康应用程序的出现呼应着人工智能在心理治疗层面的潜力。Wysa是一款于2016年推出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情感智能”App。它是一只袖珍企鹅形状的聊天机器人,同时也是经过临床验证的心理医生,通过对话促进用户积极的自我表达,帮助恢复心理弹性,主要应用于抑郁、焦虑以及慢性疼痛等相关症状。根据2022年的同行评议*,Wysa在多种心理疗法中的效果与治疗联盟*相当,甚至更为出色,例如面对面认知行为疗法、面对面团体治疗和在线认知行为疗法等。这表明AI心理医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人类治疗师相媲美。

AI心理医生具有不少独特优势。比如智能产品可把心理评估和干预的程序熟记在内,做到评估过程规范,结论十分精准。为患者制定心理干预程序,以及实施科普宣教等,智能产品也能做到高度标准化。智能产品还是能力超强的“学霸”,可以阅读大量相关病例,并做到过目不忘。AI心理医生按照设定的程序行事,且脾性好、不使性子,不会因情绪波动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然而,AI心理医生的弊端也十分突出。尤其是,机器人虽然讲规则,按程序行事,能坚守冰冷的原则性,是“铁面无私”的好楷模,却缺乏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对人类的情感与情绪难以理解和把控,更无法开展感性互动。精神与心理疾病多涉及情感与情绪,心理咨询需要感性交流,医生善解人意才能做好这项工作。人工智能产品理性有余、感性缺失,无法提供“带温度”的服务。

此外,AI心理医生还面临数据隐私和伦理规范的挑战。医疗类人工智能产品既关乎健康与生命,又涉及个人敏感隐私,且人工智能的存储与记忆功能均很强大。AI心理医生所掌握的诊疗信息一旦管理和使用不当,就会对患者产生很大的杀伤力。因此,这种工具在获取健康数据方面有哪些权限,以及数据的运用、储存、销毁等有哪些规定,都亟待明确。

尽管存在诸多局限性,AI心理服务仍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轻度心理问题,AI能够提供及时、便捷且低成本的支持。在专业心理咨询资源短缺的背景下,AI心理服务可以作为传统治疗的有益补充,帮助更多人获得心理健康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伦理规范的完善,AI心理服务有望在保障用户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为心理健康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