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与中医药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
养老服务与中医药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长,而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中医药产业与养老服务业的跨界融合发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分析这种融合发展的缘由,并探讨其具体路径和方法。
中医药产业与养老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的缘由
中医药产业与养老服务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其缘由深远且多维。首先,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使得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长,而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中医药以其“治未病”的理念和独特的诊疗方法,在预防保健、慢性病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补充。
其次,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医药产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养老服务市场正是其潜力巨大的新领域。通过跨界融合,中医药产业可以拓展服务范围,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产业升级。
此外,政策环境的优化也为中医药产业与养老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中医药发展、促进养老服务业创新的政策措施,为两者的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医药产业与养老服务业的跨界融合发展,既是市场需求驱动的结果,也是产业升级和政策推动的必然产物。这一模式的出现,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全面、专业的健康服务,也为中医药产业和养老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养老服务业和中医药产业的内容与客群分析
养老服务的内容与客群
养老服务业涵盖范围广,大致分为照护服务、适老化(智能化)改造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
(1)养老照护服务
养老照护服务的内容,相对偏技术和专业一些,主要包含家政服务、护理服务和医疗康复服务。
- 家政服务有居家清洁、物品整理归纳、烹饪服务、抽油烟机清洗等。这是相对需求比较大,购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板块。
- 护理服务主要有助浴、剪指甲、协助穿脱衣物、洗脚、协助进食、协助行走等。多为半失能或完全失能的老人服务,一般是居家照护、医院照护或者在养老院进行照护。
- 医疗康复服务,包含常见疾病和慢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的诊断和治疗,脑出血或脑梗塞导致的偏瘫康复,老年痴呆症的预防和康复,腰椎肩椎髋关节等康复服务。
以上这些服务多针对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人。人到了60岁,自理能力都会逐渐下降,对照护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这一部分群体主要分布在城市里,已经退休,有的拥有相对较高的退休金,或者子女有较好的经济实力来购买服务,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
(2)适老化(智能化)改造服务
适老化改造,是根据老人的居住环境、自理能力和实际需要,做适老化、智能化的设计和施工。目的是让老人生活更安全、方便。同时也便于家属和服务方的照护。好的适老化改造,能减少老人摔倒、磕碰、突发疾病等的风险。
比如,改造卫生间,在马桶旁增加U型扶手,老人在蹲下和站起来的时候,方便借力。这样老人上厕所不容易摔倒,对腰和膝盖不好的老人来说,很有帮助。
智能化的硬件设备和照护系统,能实时监测老人的常规生理指数,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救治和照护。
比如安装智能的床垫,可以监测老人睡觉时的心率,根据数据分析老人的睡眠质量,给出健康的睡眠方案。老人有照护需求,也能随时呼叫照护人员到家里进行照护。这是现在我们在做的智慧照护居家养老服务,是一个已经比较成熟的照护体系。
(3)文化娱乐和健康服务
文化娱乐和健康服务,有老年大学、兴趣班、旅游、餐饮、广场舞、打太极等跟人社交、锻炼身体和玩的开心有关的服务。多为满足人的精神娱乐和高层次的生理健康等需求。
对于60岁以上的城市退休人群,一方面,他们刚脱离工作岗位,与工作相关的人脉资源逐渐减少,与工作相关的身份地位也随之消散,内心的失落孤寂之感随之而来。
另一方面,他们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有丰厚的退休金,没有房贷车贷等经济上面的压力,他们在重新思考退休后的生活意义和方式,对人际交往、兴趣爱好、运动和健康等都有需求。
于是,传统文化、集体活动、旅游就很容易成为他们的首选。
中医药产业内容与客群
这里的中医药产业,主要谈论药食同源产品、中医康复理疗和以中医药文化为主的康养和旅游服务,这些板块是容易与养老服务结合的。
(1)药食同源产业
药食同源,是指按照传统既是中药材又是食品的物质,是药典委纳入到药食同源目录中的中药材品种,现今有一百多种。品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为疫情期间带来的观念改变和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者更注重健康养生。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药食同源的产品需求增加。加上自媒体的发展,很多药食同源的产品被人们了解。药食同源这个市场,是在增长的。
如今,以中医药为主题和原材料的养生茶饮也非常火爆,越来越受年轻人欢迎。因此,药食同源产品的客群,非常的广泛。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他们有钱有闲,愿意养生。也有需要保养的中青年人群,现在流行的朋克养生,说的就是这一部分群体。他们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生活作息不规律,对中医药养生有着巨大的需求。
(2)中医康复理疗
大家对康复理疗相对熟悉,这包含中医药的推拿按摩、针灸、手法理疗等。通常看到的足浴按摩,有很多也是以中医药手法理疗技术为主。
中医康复理疗的客户群体,不仅仅是身体功能受损的人群,也包含自理能力完全,想要通过康复理疗做精神放松,满足情绪价值的人群。所以,人群覆盖面也是比较广的。
(3)中医药文化的康养和旅游服务
中医药文化的康养服务主要是指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以服务人的身心健康为目的而开展的健康养生服务,比如教人打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太极剑等运动。
也包括以药食同源为材料,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药膳养生餐厅。还包括在老年大学或中医药兴趣班,教授中医健康养生知识,教授中医药哲学理论。
中医药文化的旅游服务,是指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结合酒店、餐饮和旅游的服务。包含独特的自然风景观光、规模化和道地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观光、中药材种植与采挖体验、中药材炮制加工体验、中药材滋补养生餐饮、中医药文化主题酒店等。
养老服务业与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探究
1.客群与市场的分析
养老服务的客户群体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适老化改造和照护服务,主要是针对75岁以上,半失能或失能老人,通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而养老的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主要是针对60岁到75岁之间,自理能力强,有经济实力,且时间充裕的老人。这一部分老年人群,也是中医药产业主要服务的客户群体。
所以,养老服务与中医药服务的客群,主要集中在60-75岁,有时间,能自理,有经济能力的这一群人。他们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对健康养生的需求和对社交聚会的需求。
客户之所以对健康养生有需求,是因为想要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精神,目的是实现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对于满足这些需求,客户是舍得花钱的。
2.产品和服务的开发
根据客户群体的特征以及客户的需求,就可以大致推导对应的产品和服务类目,例如:开办太极、八段锦等老年大学课程和兴趣班;开办中医药理论和炮制兴趣班;举办中医药主题的研学游学文旅活动;开办中医药养生知识培训班;开办滋补养生药膳的餐饮店;讲授制作药膳养生的培训课程;中医康复理疗服务;中医药文化主题的酒店服务;药食同源的滋补养生食品等。这些产品和服务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围绕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交。既然产品和服务,是围绕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要满足身心健康的需求,就需要物质产品和健康知识服务。要满足社交的需求,就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一群人,也就是社群。这是产品开发的逻辑。
3.获客和销售渠道
产品和服务开发的逻辑,是围绕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交。要满足身心健康的需求,就需要物质产品和健康知识服务。要满足社交的需求,就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一群人,也就是社群。
(1)短视频渠道
在自媒体时代,短视频和直播与电商结合,是一个非常高效的获客和销售渠道。可以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做免费的专业知识科普,吸引关注。这部分关注你的人群,就可以转化为线上的社群,让大家一起参与学习讨论。这就满足了社交的需求。同时,通过社群运营,通过线上的商店,做产品的促销,粉丝因为信任,所以付费购买,你也有了收入。这就是整个线上运营的思路。
(2)线下渠道
线下哪些地方会聚集客户呢?老年大学、兴趣班、旅游团、行业协会、舞蹈团、保险机构、公园等。
比如,与行业资深的老师合作,打磨健康养生课程,举办付费或免费的线下知识讲座。也可以与行业协会、老年大学等组织合作,开设太极拳等武术兴趣班。这些都是线下获客的方式。
(3)线上与线下融合
最好的方式,是线上的直播和短视频引流获客,组建线上的社群,然后转化到线下,打造线下的社交场景,沉浸式体验产品和服务。
(4)数据分析、爆品逻辑和闭环思维
自媒体时代,先通过线上获得流量和客户,了解客户的特点和需求偏好数据之后,产品自然就更好打磨,转化率复购率和客户满意度都会高很多,投资也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