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神舟十九号揭秘:中国航天黑障区技术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33: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神舟十九号揭秘:中国航天黑障区技术突破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此次发射过程异常顺利,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神舟十九号在穿越大气层时并未经历令人紧张的“黑障区”。

01

什么是黑障区?

当航天器以高速(约7-12公里/秒)重返地球大气层时,与稠密空气摩擦产生高达2000℃的高温,导致周围气体电离形成等离子体鞘。这层等离子体会屏蔽电磁波,使飞行器暂时失去与地面的通信联系,持续时间通常为几分钟。

黑障区的特点包括:

  • 信号中断:等离子体鞘阻挡电磁波传输,造成通信完全中断
  • 极端高温:表面温度可达2000℃,对飞行器结构和隔热材料提出极高要求
  • 不可预测性: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受速度、大气条件等因素影响,难以精确计算

02

中国航天的突破

神舟十九号之所以能够“绕开”黑障区,得益于中国航天在相关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早在神舟十五号返回任务中,科研人员就已成功运用光学跟踪技术,在黑障区中精确定位飞船位置。这一突破为后续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神舟系列飞船的研制过程中,中国航天人采取了多项创新技术来应对黑障区挑战:

  • 优化外形设计:通过改进飞船外形,减少等离子体的生成,并使用特殊材料吸收电子
  • 改进通信设备:将天线置于等离子体较薄区域,提高通信稳定性
  • 激光或毫米波技术:尝试穿透等离子体实现通信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6月25日成功着陆的嫦娥六号返回器,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技术启示。嫦娥六号采用“半弹道跳跃式返回”方式,通过两次气动减速和降落伞减速克服黑障区影响。中国电科自主研制的多部测量雷达成功助力返回器穿越黑障区,确保了任务的圆满完成。

03

未来展望

随着神舟十八号即将返回,中国航天人正期待着在黑障区技术方面取得更多突破。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航天将在这一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全球航天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九号,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中国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黑障区,这一曾让无数航天人心生敬畏的“太空幽灵”,正在被中国科技力量逐步征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