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解放军总医院专家详解:冬季如何科学预防低温症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14: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专家详解:冬季如何科学预防低温症

冬季来临,气温骤降,如何预防低温症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专家提醒,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适时增减衣物、做好保暖防护、及时补充体能是关键。此外,天津市疾控中心也发布了相关健康提示,建议市民朋友注意防寒保暖,共同抵御严寒带来的健康风险。

01

什么是低温症?为什么危险?

低温症,也称失温症,是指人体核心体温降至35℃以下,引发的一系列相关症状。当外界环境温度变化,体温调节系统到达极限,散热超过产热,无法维持核心器官温度时,失温现象就有可能发生。

低温症的危害不容小觑。人体具有体温调节系统,能将身体核心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合生存的范围内。但是当人体的产热速率低于散热速率,体内热量越来越少,不足以保持正常体温时,就会出现失温现象。体温过低,身体中的生物酶会失效,导致人体的化学反应难以进行,进而抑制人体机能,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02

如何预防低温症?

正确选择衣物

  • 内衣选择:要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棉织品很吸汗,不容易导出从而引起失温。
  • 穿衣原则:采用“洋葱穿衣法”,即多层穿衣。内层选择透气排汗的材质,中层选择保暖效果好的衣物,外层选择防风防水的外套。根据气温变化灵活增减衣物。

做好保暖防护

  • 重点部位:特别注意头部、颈部、胸部和腹部的保暖。这些部位是血管较粗且离心脏较近的地方,一旦受寒,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 防护装备:佩戴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等。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寒风中。

及时补充能量

  • 饮食:备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巧克力、坚果等。避免空腹外出,保持血糖稳定。
  • 饮品:携带保温杯,随时补充温热的饮品。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它们会加速身体热量流失。
03

特殊人群防护要点

婴儿

  • 穿衣技巧:采用“洋葱穿衣法”,根据气温调整衣物厚度。室温保持在24-26℃为宜,湿度保持在50-60%。
  • 监测体温:正常体温为腋温36.0-37.2℃、肛温36.2-37.8℃。如体温超过39℃,使用33-35℃温水擦浴、冰枕、降温帖等物理降温方法。

老年人

  • 保暖重点:特别注意头部、手脚和背部的保暖。选择宽松、分层、轻便的衣服,避免潮湿。
  • 居住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定期检查供暖设备,确保安全使用。
04

冬季其他健康风险提示

冬季不仅是低温症的高发期,也是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寒冷天气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同时,干燥寒冷的空气也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

因此,除了预防低温症,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瑜伽等,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
  •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营养,避免高脂高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遵医嘱服药。
  • 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冬季虽然寒冷,但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我们完全可以安全度过。记住,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一起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迎接温暖的春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