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换脸和合成语音:揭秘新型诈骗套路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04: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换脸和合成语音:揭秘新型诈骗套路

随着AI技术的发展,诈骗手段也在不断升级。AI换脸和合成语音技术的出现,让诈骗分子能够制造高度逼真的虚假视频和音频,给受害者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将为您揭秘这些新型诈骗手段的原理,并提供实用的防范指南。

01

技术揭秘:AI换脸与合成语音如何实现?

AI换脸技术的核心是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技术,计算机可以分析源图像中的面部特征,并生成新的面部特征以适应目标图像。具体步骤包括面部检测、关键点提取、面部替换和融合等。由于视频是由连续的图片组成,因此只需要把每一张图片中的脸替换,就能得到变脸的新视频。

合成语音技术则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文本处理、语音合成和音频输出。在语音合成阶段,计算机程序会根据输入的文本,结合预先训练好的语音模型和语音库,生成对应的语音信号。目前主要有基于规则的合成和基于统计的合成两种方法。基于统计的合成方法通过机器学习和统计模型来实现语音合成,能够生成更加自然流畅的语音。

02

案例警示:AI诈骗手段花样翻新

2024年2月,香港警方通报了一起重大AI诈骗案件。一家英国跨国企业的香港分公司员工收到自称是总部CFO的邮件,要求将公司资金转到香港本地账户。虽然员工最初对此表示怀疑,但随后的视频电话会议让他彻底放松了警惕。在视频中,他不仅看到了“CFO”的面孔,还看到了其他熟悉的“同事”。最终,该员工分15次向5个账户汇款共计2亿港币,直到5天后才发现被骗。

2020年12月,某公司财务小王接到一个自称是“领导”的电话,要求立刻给供应商转款2万元。由于“领导”的口音十分逼真,小王在1小时内完成了转账,事后才发现被骗。类似案例在国外也屡见不鲜。2019年9月,英国一家能源公司高管接到假冒声音的电话后,将24万美元汇入了一个匈牙利账户。

03

如何防范AI诈骗?

面对日益猖獗的AI诈骗,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公安部网安局提醒公众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 多重验证,确认身份:在涉及钱款时,尽量通过电话询问具体信息,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AI换脸难以肉眼区分,因此不要轻易相信视频或语音。

  2. 保护信息,避免诱惑: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对于不明平台发来的广告、中奖、交友等链接提高警惕,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以免被骗子“精准围猎”。

  3. 相互提示,共同预防:做好家中老人的宣传防范工作。提醒老年人在接到电话、短信时,要放下电话,再次拨打家人电话确认,不要贸然转账。

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识别AI合成的虚假视频:

  • 观察眼睛:多数假脸都是使用睁眼照片合成,假脸极少甚至不会眨眼。
  • 注意语音和嘴唇运动的同步状况:AI合成的视频可能存在不同步的情况。
  • 情绪不符合:AI合成的面部表情可能与所说内容不匹配。
  • 模糊的痕迹:AI合成的图像可能在边缘处有模糊或异常。
  • 画面停顿或变色:AI合成的视频可能存在画面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04

法律规制:为AI安全应用保驾护航

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AI技术的应用进行规范。2022年12月施行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加强了预防性法律制度构建,加大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处罚力度。2023年1月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明确要求,提供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编辑功能的,应当提示深度合成服务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编辑的个人,并取得其单独同意。

在技术防范方面,各地也在积极探索。例如,福州移动开发了AI外呼智能化系统,通过智能筛选和研判,协助公安部门打击诈骗活动。该系统已协助公安机关完成181个重要线索核查,打击人数170余人次,缴获设备70余台。

AI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只有通过技术、法律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在这场“科技与犯罪”的博弈中占据上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