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吃海鲜才需要防过敏?最易引发过敏的竟是它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06: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吃海鲜才需要防过敏?最易引发过敏的竟是它

食物过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不仅限于海鲜。研究发现,小麦是中国人群中最易引发过敏的食物之一,37%的过敏性休克都与它有关。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食物过敏的原因、常见过敏原以及应对方法。

如今食物种类丰富,只要你想吃,基本就能吃得到。

于是食物过敏的风险,不知不觉也就来了。

研究发现,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有食物过敏史,那么子女发生食物过敏的概率就相对较高。

若父母一方有过敏史,子女过敏率约为 30%;若双方均有食物过敏史,子女过敏率可高达 60%!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人说:我从不碰海鲜!肯定不会过敏!

可是预防食物过敏,真的只要对海鲜严防死守就够了吗?

小麦:中国人的“致敏大户”竟是它

小麦,是一种很常见的主食。

但是万万没想到,它竟然会导致大量的国人出现过敏反应。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调查研究发现,在中国有几千年食用历史的小麦,是诱发中国人群过敏性休克常见的食物之一。

在中国人群中,37%的过敏性休克都与它有关,特别是在10岁之后的青少年及成人中,小麦诱发过敏性休克的比例更是跃升首位,并随年龄增长占比不断攀升。

小麦过敏与遗传因素有关,具有特应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对小麦产生过敏反应。

对小麦过敏的人,在食用小麦类食品后再进行运动可能会更快激发过敏反应,造成严重后果。

不过要注意的是,小麦过敏的症状不太典型,主要表现为腹泻、湿疹、疲劳等,所以容易被当成“消化不良”“湿气太重”。

因此,若在进食小麦制品后,出现上述不适反应,要警惕过敏的可能,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这八类食物都很“危险”

有研究显示,食物过敏主要是因为所含各种蛋白质,因此任何食物都可能成为变应原。

除了小麦,还有七类食物属于常见的变应原,分别是蛋类、花生、牛奶、大豆、坚果、鱼类和贝类,90% 以上的食物过敏反应都由它们引起。

只不过,大众对于鱼类、贝类的警惕性比较强,而对于其他几类变应原,都往往会和小麦一样被忽略。

除了上述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一些水果也可能导致过敏,比如芒果、菠萝等。

这些水果中多含有某些特殊成分,如芒果中含有大量大分子蛋白,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

回避致敏食物是最重要防治策略,可完全或几乎完全规避过敏症状。

避免摄入已知的过敏食物,可以有效地防止过敏反应发生。

过敏,如何应对?

1.分辨自己对哪些食物过敏

留意在食用某些食物后是否出现过敏症状,可以记录每次食用的食物及随后出现的症状,以便找出可能的变应原。

也可以前往医院进行食物变应原检测,如点刺试验、斑贴试验等,这些试验可以帮助确定对哪些食物过敏。

一旦确定变应原,应避免再次接触这些食物,以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2.外食和购物时要注意成分表

食物过敏的人在外吃饭更应留心食品、调味品中的成分,应学会阅读食物成分表和食品标签食物致敏原信息,避免突然中招。

如果人在国外,饮食更要注意。有食物过敏史的人接触陌生食物要更加小心。

3.适当口服抗过敏药

轻度及中度过敏人群,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

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能有效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瘙痒、红疹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嗜睡、口干等,且长期服用可能会对肝脏或肾脏造成负担,应遵医嘱使用。

4.重度过敏需系统性治疗

对严重食物过敏的人来说,接受系统性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更好,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缓解严重的过敏反应,但同样存在不良反应,须在医生明确诊断后遵医嘱使用。

本文部分引用自《警惕祸从口入的“过敏危机”》。原文刊登于《祝您健康》杂志2024年5月,原作者为杨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