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认的5大一级致癌食物,最后一个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很常见!
国际公认的5大一级致癌食物,最后一个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很常见!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统计,2024年全球新发癌症人数达到2000万,其中肺癌占比最高,达到18.7%。更令人震惊的是,2022年我国新发癌症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高达480万和260万,均居全球首位。这些数据不禁让人思考:在医疗科技发达的今天,为何中国会成为"癌症大国"?答案或许就藏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中。
癌症,也称为恶性肿瘤,主要分为癌、肉瘤和癌肉瘤三种类型。其发病原因复杂,既包括基因异常改变等内在因素,也可能与饮食习惯等外在因素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将致癌物分为四类,其中一级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以下是五种被列为一级致癌物的食物或物质:
1. 霉变食物
霉变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当食物中含有淀粉、蛋白质且有一定水分时,霉菌和虫卵就会吸收水分,分解食物养分。花生、坚果、大豆等是常见的霉变食物。研究表明,发霉食物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更可怕的是,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耐高温性,仅靠沸水无法将其消灭。早在1960年,英国就发现了黄曲霉毒素,并证实其能诱发肝癌。
2. 槟榔
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槟榔中的槟榔碱和槟榔酚具有强烈化学刺激作用,会损伤口腔黏膜细胞,诱发细胞突变。数据显示,每天咀嚼槟榔超过10次或持续10年以上的人,患口腔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100倍。此外,槟榔中的二甲基亚砜等生物碱可能导致DNA单链断裂,引发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目前,多国已对槟榔采取限制措施,但我国湖南等地仍是槟榔消费大省,口腔癌发病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加工肉类
加工肉类包括腊肉、熏肉、腌肉等,这些肉类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亚硝酸盐,以保持色泽和延长保质期。2015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加工肉类列为一级致癌物。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与肉类蛋白质反应后会产生亚硝基化合物,具有致癌性。此外,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其他添加剂和防腐剂也可能在烧烤和油煎时附着在肉类表面,产生致癌物质。因此,建议减少加工肉类和腌制品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以阻止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基化合物。
4. 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即酒精。酒精在人体内代谢会产生乙醛,这是一种有害物质。长期饮酒不仅会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胃溃疡等慢性病,还可能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增加患乳腺癌等激素相关癌症的风险。同时,酒精会抑制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身体对癌症的抵抗力。
5.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不是食物,而是一种能在胃酸环境中生存的细菌。它通过独特的菌种结构和分泌功能,能在胃部长期存活并引发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共用餐具、饮用未经处理的井水、食用生冷食物等方式传播。为了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避免用嘴喂食儿童,使用公筷,少吃烟熏、腌制、辛辣食物,限制饮酒。
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癌症至关重要。建议大家合理饮食,远离槟榔、烟酒等不良嗜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