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郑州文庙的守护者:马玉鹏和他的文物保护故事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51: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郑州文庙的守护者:马玉鹏和他的文物保护故事

2006年9月,郑州文庙大成殿整体抬升工程圆满完成。这座有着近两百年历史的清代建筑,在不拆卸瓦件的情况下,被安全、平稳地抬升了1.72米。这一创举不仅解决了建筑基础长期水浸的问题,更创造了国内古建筑修复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正是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副院长马玉鹏。

2004年,马玉鹏被委派到郑州文庙工作时,这里仅存大成殿一座古建筑。面对这座承载着1900多年历史的文庙,马玉鹏深感责任重大。他带领团队查阅大量历史资料,按照《郑州县志》记载的规制,开始了文庙的修复工作。

在修复过程中,团队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文庙周围的道路被不断垫高,使得文庙院落成为一个“盆地”,雨水汇集导致建筑基础长期处于水浸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玉鹏和他的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将整个大成殿抬升1.72米。

这个方案在当时堪称创举。为了确保安全,他们聘请了古建修护的权威专家编制方案,经过反复论证和试验,最终决定采用无整体抬升基础平台的方式进行施工。整个过程历时一个月,通过三次反复循环的抬升操作,大成殿被成功抬升至设计高度。这一工程不仅解决了水浸问题,还为国内古建筑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

然而,文物保护工作远不止于此。马玉鹏深知,文物不仅仅是静态的建筑,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他积极推动文庙的文化传承工作,通过各种创新方式让文物“活”起来。

每年的祭孔大典、新年撞钟活动,以及“前庙后学”的国学讲座,都让文庙成为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阵地。2024年,文庙又推出了全新的“孔子印象展”,通过声光电技术和互动手段,生动展示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和儒家思想,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参与。

在马玉鹏看来,文物保护工作者就像是看家护院的“守门人”。他们不仅要保护好文物本身,更要让这些文化遗产贴近当代人的生活,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如今的郑州文庙,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郑州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郑州从商代古都到现代都市的变迁,承载着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而马玉鹏,这位文庙的守护者,仍在为这座千年古庙的未来默默奉献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