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热销的春鲅鱼,为啥今年“失宠”了?渔民:4个原因,真现实
往年热销的春鲅鱼,为啥今年“失宠”了?渔民:4个原因,真现实
“嘴馋人人爱,鲅鱼尤其美”,作为我国渤海、黄海、东海等海域常见的海鱼,鲅鱼(也称蓝点马鲛)以其鲜美的肉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然而,今年的春鲅鱼市场却出现了反常现象——往年热销的春鲅鱼今年却“遇冷失宠”。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变化?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鲅鱼肉质坚实鲜美,营养也非常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9克多、脂肪2.5克,而且鲅鱼还是制作鱼肝油的好材料。在我国最喜欢吃鲅鱼的地区当属山东了,这里的人对于鲅鱼情有独钟,红烧,煎炸,饺子馅等等,就连卷个煎饼也要配点鲅鱼。
随着鲅鱼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加上现在物流快捷,更多的城市也能见到鲅鱼,即便身处大西北地区,也能品尝到美味的鲅鱼。
随着天气的渐渐转暖,一年一度的春鲅鱼也开始陆续上市了,相对往年今年的春鲅鱼并没有以往的火爆程度,昔日受大家追捧的春鲅鱼也“遇冷失宠”了,不仅零售客户变得稀少,一些贩卖鲅鱼的商户也变得少了。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有老渔民给出了3个主要原因。
一、价格问题
按照当地人的介绍,鲅鱼往年的价格差不多一斤在20元左右,然而今年的鲅鱼要比以往高一些,基本上略大的鲅鱼要30一斤,一些7-8斤左右的鲅鱼,零售价都要40左右,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造成价格高的原因是因为目前海域的水温仍然偏低,春鲅鱼的产量尚未达到高峰,另外捕捞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鲅鱼的价格要比往年贵一些。
二、保鲜问题
鲅鱼想要鲜嫩好吃,那么就要吃新鲜的,而作为海产品,它的保鲜就是最为重要的,鲅鱼出海后需要第一时间冷藏,要不然很快就会变质,因为现在温度越来越高,鱼肚子很容易破。加上市场不景气,很少商贩不敢大批量采购,万一采购多了,卖不出去,那么只能赔钱赚吆喝了。
三、大环境问题
鲅鱼除了美味之外,也是山东女婿们孝敬岳父的必备礼物。然而这些年大环境并不理想,老百姓们手里缺钱,凡事都要讲究性价比,很多关于吃吃喝喝的花费,能省则省,毕竟生活越来越不易。
往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多买上一些鲅鱼,除了送人之外还会自己囤上一些,因为过了五一后就是休渔期了,哪个时候想吃鲅鱼可就难了。但是如今的人们不再热衷囤货,都是随买随吃,即便吃不到了,不是还有其他海鲜可以代替么。
四、消费人群问题
鲅鱼虽然全国闻名,但要说真正销售火爆的地区,还是一些沿海城市,虽然鲅鱼现在也能外运到内陆城市,但是内陆的人对于鲅鱼却很少去吃,一是没有养成习惯,二是大部分都是冷冻的鲅鱼,口感非常的差。
因此别看鲅鱼美味,它的销售渠道也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海边人对鲅鱼的要求就更高了,稍微有点不新鲜的鲅鱼,肯定是不会买的,这样的原因也就造成了鲅鱼销量一般,甚至越来越差。
以上就是关于鲅鱼“遇冷”的4个原因,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