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的这些表现不容忽视!
脚上的这些表现不容忽视!
双脚不仅是人体的“精气之源”,更是全身健康的“显示器”。当双脚出现异常时,可能是身体在发出健康预警。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脚部的7个常见症状及其可能的健康含义,帮助您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脚部干裂蜕皮
天气干燥时双脚干裂蜕皮的情况比较常见,问题不是特别大。但如果一年四季都干裂,甚至用了润肤乳也不见好,就要当心是否因为缺乏维生素导致皮肤弹性变差;或是脚部真菌感染所致。一般来说,真菌感染往往还会伴有皮肤瘙痒、小水泡、蜕皮等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免病变部位蔓延。
脚后跟干燥
在中医看来,脚后跟干燥多是肾精不足、肾阴亏损的表现。由血虚风燥引起,气血不足,风邪入侵血液导致血虚生风、血虚风燥。肺为全身之气,肺气和肾气要联合起来治,养肾阴、肺阴,调气血,达到血液运行通畅。可采用药材泡脚的方法应对:
当归50g,熟地60克,生地黄90克,玄参90克,川穹60克,再用黄芪100克,煎水泡脚,熬一次可用三天。连续泡上一个半月可见效,寒冷季节脚凉可能与气虚、阳虚等体质问题有关。
脚凉
如果温度适宜仍然感觉脚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素负责调控人体新陈代谢,若其分泌不足,身体产生热量的能力将大受影响,容易出现手脚冰凉。
此外,贫血、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等同样可能引起脚部冰凉,蹲久了或鞋子过紧压迫都会导致脚麻。但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脚麻,或者经常出现,持续时间很长,则要当心是否与腰病有关。
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会因神经受压迫,引起脚麻。这种麻木会从臀部沿大腿的外侧放射到小腿前内侧,最后再到脚趾。
此外,如果麻木感不止在手脚,而是躯干、脸部也出现麻木的感觉,还要小心脑血管疾病。若双脚如同穿了袜子一样,感觉不灵敏,则要注意血糖是否出现问题。
脚抽筋
脚抽筋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但如果经常抽筋,就要警惕了。运动时脚突然抽筋,可能与运动过量或未做热身运动有关。
此外,缺钙同样会让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加、兴奋度提高,引起肌肉痉挛。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如果补钙后抽筋没有改善,要特别警惕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静脉曲张等血管性疾病。
足跟痛
足跟痛时,一般而言可能是足底筋膜发炎了,它的表现主要是疼痛在早晨下床时的第一步最为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足底筋膜会变得较松,症状会有所缓解,但走路时间较长时,仍会出现较重的疼痛感。多采取保守治疗改善。
关节红肿热痛
关节上突然发作的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这可能是痛风、关节炎、感染和外伤所致。
脚部肿胀
肾脏有筛选营养素的作用,一旦工作失常,体液就难以及时排出体外,导致浮肿,脚部肿胀最为明显。
此外,还有可能是踝关节炎,曾经崴脚留下的后遗症,引起滑膜炎、软骨损伤和韧带损伤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