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足底筋膜炎康复新姿势,告别脚后跟疼痛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23: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足底筋膜炎康复新姿势,告别脚后跟疼痛

足底筋膜炎是导致足跟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早晨起床时或长时间休息后出现的剧烈疼痛,以及在行走或站立时加剧的疼痛感。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足底筋膜炎的发病率较高,且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人群、运动员、肥胖人群等也是高发群体。

发病机制与诊断

足底筋膜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 小腿肌肉或跟腱过紧
  • 长时间行走、站立或跑步,尤其是在坚硬的地面上
  • 穿着不合脚或支撑力不够的鞋子
  • 足部组织因衰老而变得虚弱
  • 扁平足、足弓过高或步态不稳
  • 超重或怀孕

医生通常通过询问病史、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如X光)来诊断足底筋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足跟前内侧压痛或跛行,查体时可见“跟骨跳跃征”。

康复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1. 休息与冰敷:在疼痛初期,应尽量减少活动,给足部充分的休息时间。同时,可以用冰袋对疼痛部位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减轻炎症和缓解疼痛。

  2.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非处方药如止痛药、消炎药等,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请注意,药物治疗只是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根治足底筋膜炎。

物理治疗

  1. 体外冲击波疗法:使用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在疼痛缓解、效率、足底筋膜厚度变化等方面较运用扶他林外涂联合牵拉训练的方法优异。其主要原理为冲击波治疗可减少骨内压和软骨下骨的水肿,减轻对周围神经及软组织的压迫和刺激,还能通过调节凝血因子、血管源性生长因子、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而刺激血管再生从而缓解疼痛,冲击波治疗还能通过改变痛觉感受器对疼痛的接受程度,压抑神经末梢细胞电传导,缓解局部疼痛,从而达到增加足底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而解除神经的嵌压或刺激,起到止痛、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目的。

  2. 小针刀:针刀治疗可以降低痛点局部的腱膜内压力,松解粘连和瘢痕,改善局部力学平衡,从而快速减轻疼痛。对一些顽固性的足底筋膜炎,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家庭康复训练

  1. 足部拉伸:每天时不时拉伸小腿肌肉和脚趾,放松肌肉和韧带,可以缓解疼痛。具体方法是坐在地上,将毛巾绕在脚上,保持腿部向前伸直,用毛巾将脚的上半部分拉向自己的方向,每次保持10 至 30 秒,然后松开。每次重复此练习 5 次。 每天进行两次。

  2. 踩网球:在疼痛严重时踩网球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在不痛时踩网球可以放松肌肉和筋膜,是居家康复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3. 足弓抓毛巾:用足弓抓毛巾,可以锻炼足底的肌肉,改善足弓形态,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足底筋膜炎都有效,建议一次持续做10分钟,一天2次。

中医治疗

苗家足跟痛贴,它里面有伸筋草,红花,牛膝,川穹等10多种草本,图6成份表就是奔着足跟痛,足底筋膜去的,白天尽量少走路,贴8个小时,晚上泡脚后贴上,几天下来脚就舒服了,真的太感谢小红书友友推荐了,老脚油子都去贴,巨好用

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

  • 跖腱膜切断术:选择部分切断跖腱膜,一般切断35%~50%的跖腱膜即可。
  • 跖腱膜微创切断术:近年来,国外使用特制的工具对跖腱膜炎实施微创切断(MPF)。在内踝下方,跖侧与内侧皮肤交界处插入导针,引导放入微型切刀剪切内侧1/2的跖腱膜。切口1cm,创伤小、恢复快,受到患者欢迎。

预防与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穿露背鞋、凉鞋、高跟鞋、拖鞋和赤脚走路。建议选择鞋底有缓冲、鞋内衬柔软有弹性的鞋子。

  2.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足底筋膜的负担,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对预防足底筋膜炎很重要。

  3. 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跑步或行走。运动时要留出休息时间。

  4. 足部护理:定期进行足部拉伸和强化练习,使用足弓支撑或矫形器。

  5. 及时治疗:如果出现足底疼痛,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足底筋膜炎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缓解。重要的是要及早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长期持续。同时,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复发的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