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春秋》热播,柳州历史名胜再引关注
《文脉春秋》热播,柳州历史名胜再引关注
近期,央视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将镜头对准了广西柳州,以“三江四合,绕城如壶”“从波斯陶到桂中商埠”“柳宗元‘种柳柳江边’和柳州人的水果自由”“嗍粉的公交专线和人畜分道的风雨桥”四个篇章,展现了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节目播出后引发热议,不仅让柳州的山水美景再次刷屏,更让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有了新的认识。
柳侯公园:纪念柳宗元的文化地标
柳侯公园是柳州最具代表性的一处历史文化景观,始建于1906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这座占地16公顷的园林,是为了纪念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而建。园内柳侯祠、柳侯衣冠墓、罗池、柑香亭等古迹,诉说着柳州人民对这位文化巨匠的崇敬之情。
2002年,柳侯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更是跻身国家重点公园之列。园内水域开阔,波光潋滟,古木参天,绿树翠掩,鸟语花香,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2005年,柳州市政府对公园进行了整体改造,搬迁动物园,整治柳湖,打造驳岸山水园林景观。次年,公园实施“拆墙透绿”工程,将美景与城市融为一体。
立鱼峰:柳州的自然人文双璧
立鱼峰是柳州的另一处著名景点,因形似立鱼而得名。这座山峰不仅是观赏柳州全景的绝佳位置,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脉春秋》的镜头中,立鱼峰下的山歌对唱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柳州自古就有定期聚会对歌的传统,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代代相传,如今已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门城楼:见证柳州历史的活化石
作为柳州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标志,东门城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它不仅是柳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更体现了柳州人对历史遗存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在《文脉春秋》中,东门城楼的青砖灰瓦与现代化的柳州城交相辉映,展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柳宗元:柳州文化的精神内核
柳州的文化底蕴,离不开一个人的名字——柳宗元。这位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被贬柳州后,以其卓越的政绩和文化贡献,深深影响了这座城市。他“种柳柳江边”的故事,成为了柳州人精神的象征。柳州人不仅为他建祠立庙,更将他的思想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之中。
近年来,柳州通过各种方式传承和弘扬柳宗元文化。民族歌剧《柳柳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剧通过创新的艺术形式,将柳宗元的文学成就与柳州的民俗文化完美融合,让观众在歌声中感受这位文学巨匠的魅力。正如歌剧作曲者曾令荣所说:“音乐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展现出柳宗元从初到柳州的孤独惆怅,到后来与百姓水乳交融的情感转变。”
从《文脉春秋》的热播到民族歌剧《柳柳州》的创新演绎,从柳侯公园的百年传承到立鱼峰下的山歌对唱,柳州的历史文化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文脉传承,更是一次次文化创新的生动实践。正如纪录片中所说:“这是一座味道比名气更大的城市,当人们寻味而来,却会折服于它的内秀……风情如柳,坚韧如柳。这里就是,广西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