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未来之城的管理模式揭秘
雄安新区:未来之城的管理模式揭秘
雄安新区作为一座从零开始建设的未来之城,其管理模式的创新备受瞩目。通过构建“片区综合开发、宗地融合开发、地块混合开发”的土地多元化供应和利用模式,雄安新区不仅实现了高效资源配置,还促进了城市化和产业化良性互动。这种创新的管理模式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座未来之城的独特魅力吧!
土地供应模式创新:构建多元化利用体系
雄安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利用组负责人尹芳表示,新区构建了“片区综合开发、宗地融合开发、地块混合开发”三个层级的土地混合开发利用模式。这种模式充分考虑了疏解单位人员的全方位需求,实现了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
在供地方式上,雄安新区提供了9种灵活选择,包括出让、划拨、带方案出让、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长期租赁、标准地供应、分期划拨等。这种多元化的供地方式充分满足了不同用地主体的需求,加速了疏解项目的落户。
城市管理创新:打造高效服务体系
雄安新区实行“新区—片区”两级管理和“新区—片区—社区”三级服务模式。其中,容东片区创新实施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一张网格、一组城警、一套体系、一个窗口、一体互通)尤为引人注目。
在容东片区,每一家店铺都张贴着安全生产监督公示牌,公示辖区执法队员的信息。通过“一张网格监管巡查机制”,实现了定人定岗定责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容东综合执法处联合社区、派出所、物业,搭建起“多网融合,一格多员”的城市管理体系,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在行政审批方面,容东片区推行“一窗办理一次办结”机制。商户通过公开的办公电话、邮箱等渠道,可以便捷地了解商铺装修和门头备案流程,实现只跑一次就能办清所有手续。此外,针对商铺装修采取“容缺”办理,有效缩短了备案审批时间。
片区开发模式:打造主题楼宇集聚优势
雄安新区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中同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导入,构建了开发建设、功能提升、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其中,打造主题楼宇、以楼宇经济带动产业集聚,成为新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
智能网联大厦、空天信息联盟产业孵化平台大厦、人工智能大厦、服务贸易大厦、智慧能源大厦……在新区,一栋主题楼宇可以“装”下一条产业链。首批授牌主题楼宇协议入驻企业已达334家,协议去化率54.03%,充分展现了产业集聚优势。
以服务贸易大厦为例,宇视科技雄安办负责人李宁表示,自从搬入服务贸易大厦后,合作伙伴就在步行范围内,甚至就是上下楼,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我的上下楼,就是产业上下游”的模式,加速了产业聚集和效率提升。
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未来之城新高地
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雄安新区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正在成为可以洞见未来的创新高地、创业热土。从土地供应到城市管理,从片区开发到产业导入,雄安新区的管理模式创新为未来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为一座从零开始建设的未来之城,雄安新区的管理模式创新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更体现在对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上。这种创新模式必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标杆,为全球城市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