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新四军战斗序列及主要指挥官(1938, 1-1939.5)
一览新四军战斗序列及主要指挥官(1938, 1-1939.5)
新四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其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战斗序列和指挥体系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四军在1938年1月至1939年5月期间的组织架构和主要指挥官,包括军部、司令部、政治部、教导总队、各支队以及直属部队的人员配置和职责分工。
新四军军部
- 军长 叶挺:广东归善人,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师、军长,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曾流亡海外十年。
- 副军长 项英:湖北江夏人,南方留守红军的领导人之一。
- 参谋长 张云逸: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1937年3月任红军后方司令部代理司令员,曾奉命前往广州、香港、桂林、福州等地,在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中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 政治部主任 袁国平:湖南邵东人。
- 副参谋长 周子昆:广西桂林人。
- 政治部副主任 邓子恢:福建龙岩人。
- 政治部顾问 朱克靖:湖南醴陵人。
司令部
- 参谋处处长 赖传珠:江西赣县人
- 秘书处处长 李一氓:四川彭州人
- 副官处处长 张经武:湖南酃县人
- 军需处处长 叶辅平:广东归善人
- 医务处处长 沈其震:原籍湖南长沙,生于重庆
- 医务主任 宫乃泉:辽宁营口人
- 兵站处处长 张元寿:福建永定人
- 军法处处长 李一氓(兼)
- 留守处处长 叶进明:浙江余姚人
- 留守处主任 罗湘涛:湖南平江人
- 后方政治处主任 姬鹏飞:山西临晋人
政治部
- 秘书处处长 黄诚:河北安次人
- 组织部部长 李子芳:福建泉州人
- 宣传部部长 朱镜我:浙江鄞县人
- 民运部部长 邓子恢(兼)
- 敌工部部长 林植夫:福建闽侯人
- 战地服务团团长 朱克靖
军教导总队
1938年7月由教导大队扩编而成。
- 总队长 周子昆(兼)
- 教育长 冯达飞:广东连县人
- 训练处长 赵希仲
- 训练处副处长 薛暮桥:江苏无锡人
- 政治处主任 余立金:湖北大冶人
- 总务处长 蔡级湘
- 医务处长 戴济民:安徽合肥人
第一支队
共约2300余人,驻苏南。初辖第一、二团,1939年春后辖第二、六团。后与第二支队发展为新四军第一师。
- 司令员 陈毅:四川乐至人,南方留守红军的领导人之一。
- 副司令员 傅秋涛:湖南平江人;罗炳辉(1939.2.任),云南彝良人。
- 参谋长 胡发坚:江西吉安人,1939年3月牺牲;张正坤(1939.2.任),湖南浏阳人。
- 政治部主任 刘炎:湖南桃源人;副主任 钟期光,湖南平江人。
第一团
由湘鄂赣边游击队组成,初为第一支队所辖,1939年春后归辖第三支队。
- 团长 傅秋涛
- 副团长 江渭清:湖南平江人
- 参谋长 王怀生:湖南平江人
- 政治处主任 钟期光
第二团
由湘赣边、粤赣边及赣东北等地游击队组成。
- 团长 张正坤;王必成(1939.2.任),湖北麻城人。
- 副团长 刘培善:湖南茶陵人。
- 参谋长 王必成;段焕竞(1939.1.任),湖南茶陵人。
- 政治处主任 肖国生:湖南浏阳人,1939年3月牺牲。
第二支队
共约1800余人,辖第三、四团。初驻苏南,后挺进苏中。
- 司令员 张鼎丞:福建永定人,闽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
- 副司令员 粟裕:侗族,湖南会同人
- 参谋长 罗忠毅:湖北襄阳人
- 政治部主任 王集成:福建上杭人。
第三团
由闽西、闽赣边游击队编建。
- 团长 黄火星:江西抚州人。
- 副团长 邱金声:福建龙岩人,1939年2月病逝
- 参谋长 熊梦辉:江西兴国人。
- 政治处主任 钟国楚:江西兴国人;毕直(1939.春任)
第四团
由闽西、闽南及浙南游击队组成。
- 团长 卢胜:广东乐会(今属海南)人。
- 副团长 叶道志:湖北黄安人,1938年9月被错杀;陶勇,安徽霍邱人。
- 政治委员 廖海涛:福建上杭人。
- 参谋长 王胜:福建上杭人。
- 政治处主任 廖海涛(兼)
第三支队
共约2100人。初辖第五、六团,1933年春后改辖第一、五团。
- 司令员 张云逸(兼)
- 副司令员 谭震林:湖南攸县人。
- 参谋长 赵凌波:四川泸县人;孙仲德(1939.春增任),安徽庐江人。
- 政治部主任 胡荣:湖南平江人;副主任 曾昭铭,江西吉安人。
第五团
由闽北游击队组成。
- 团长 饶守坤:江西上饶人;孙仲德(后);曾昭铭(1939.春任)
- 副团长 曾昭铭;参谋长桂逢洲,四川人。
- 政治处主任 刘文学:湖南醴陵人;彭胜标(1939.春任),福建长汀人。
第六团
由闽东游击队及闽西游击队一部组成,1939年春后归建第一支队。
- 团长 叶飞:祖籍福建南安,生于菲律宾奎松省。
- 副团长 吴焜:四川万县(今属重庆)人。
- 参谋长 黄元庆:江西弋阳人;乔信明(1939.2.任),湖北大冶人。
- 政治处主任 阮英平:福建福安人;刘松清(1939.2.任),湖北省黄安人。
第四支队
约3100余人,驻皖南泾县。初第七、八、九团和手枪团,后辖第七、八、九团和挺进团.
- 司令员 高敬亭:河南新县人,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1939年6月被错杀。
- 副司令员 戴季英:湖北黄安人,鄂豫皖苏区重要领导人之一;政治委员 戴季英(1939.由副司令员改任)
- 参谋长 林维先:河南商城人。
- 政治部主任 萧望东:江西庐陵人;戴季英(1939.2.兼)
第七团
由鄂豫边第二十八军第二四四团组成。
- 团长 杨克志:安徽金寨人,1939年5月叛逃;林英坚(1939.2.任),安徽金寨人。
- 副团长 曹玉福,1939年5月叛逃;政治委员 曹玉福(兼)
- 参谋长 林英坚;秦安山(1939.2.任)
- 政治处主任 胡继亭:安徽金寨人;徐海珊(1939.2.任),湖北黄安人。
第八团
由豫南桐柏山游击队组成。
- 团长 周骏鸣:河南确山人。
- 政治委员 林凯(1939.2.改任副团长)
- 参谋长 赵启民:陕西西安人
- 政治处主任 徐光华:江西赣县人。
第九团
由鄂豫皖边鄂东独立团组成。
- 团长 顾士多:河南罗山(今属湖北)人;詹化雨(1939.2.任),安徽金寨人。
- 副团长胡维征;政治委员高志荣,湖北麻城人。
- 参谋长 唐少田:河南商城人;顾镇东(1939.2.任)
- 政治处主任 郑重,原名陈钟万,湖北江陵人;高立志(1939.2.任)
手枪团
由原红二十八军手枪团和部分便衣队组成,改称手枪团,1939年1月撤销。
- 团长 詹化雨:安徽金寨人
- 政治委员 汪少川:安徽金寨人。
挺进团
1939年春建。
- 团长 成钧:原名成本鑫,湖北石首人
- 副团长 汪少川
- 政治委员 彭胜标:福建长汀人
- 政治处主任 朱显纲
军部直属部队
江北游击纵队
1938年11月成立。
- 司令员 孙仲德:安徽庐江人
- 政治委员 黄岩:安徽六安人。
- 参谋长 桂逢洲
- 政治部主任 黄贤育
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挺进队
1939年春由管文蔚领导的抗日自卫总团改编而成,1940年1月改编为挺进纵队。
- 司令员 管文蔚:江苏丹阳人
- 参谋长 贺敏学:江西永新人。
- 政治部主任 陈时夫:湖北通山人。
豫东游击支队
1938年9月27日组建于竹沟。10月中旬抵达豫东西华附近,与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队会合,统一整编为游击支队。共千余人,归长江局指挥。1938年11月6日长江局撤销后,归中原局指挥。
- 司令员 彭雪枫:河南南阳人
- 副司令员 吴芝圃:河南杞县人。
- 政治委员 彭雪枫(兼)
- 参谋长 张震:湖南平江人。
- 政治部主任 萧望东
- 副主任 谭友林:湖北江陵人。
- 第一大队(团)长 黄思沛:江西宁都人;张太生(1939.2.任),江西吉安人。
- 政治委员 张太生(兼);李耀(1939.2.任),安徽金寨人。
- 第二大队(团)长 滕海清:安徽金寨人。
- 政治委员 滕海清(兼)
- 第三大队(团)长 冯胜:湖南人;周时源(1939.2.任),安徽金寨人。
- 政治委员 周时诼(兼);方中铎(1939.2.任),河南沈丘人。
第一战区抗日自卫军第七路军
1939年1月由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改编。1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第二总队。
- 司令员 庞国钧:河南巩县人,国民党将领,黄埔四期
- 副司令员 胡晓初:河南西华人,西华县地方武装首领。
- 政治部主任 王其梅:湖南桃源人。
豫鄂独立游击支队
1939年6月中旬组成。
司令员 李先念:湖北黄安人
政治委员 陈少敏(兼,陶铸代):女,原名孙肇修,山东寿光人。
参谋长 刘少卿:湖北黄冈人
政治部主任 郑绍文:四川潼南人。
第一团队团长 张文津
政治委员 周志坚
第二团队团长 王海山
政治委员 钟伟
第三团队团长 蔡松荣
政治委员 杨焕民
挺进团队团长 许金彪
政治委员 杨子民
信南第三团队团长 朱大鹏
政治委员 任质斌
第四团队团长 李人林
政洽委员 雍文涛
第五团队团长 肖远久
政治委员 杨焕民
第五大队大队长 张体学
第六大队大队长 罗厚福
政治委员 熊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