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冬脾胃保养,你做对了吗?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10: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冬脾胃保养,你做对了吗?

秋冬季节,天气逐渐变冷,我们的脾胃也需要特别的关爱。俗话说“脾胃乃后天之本”,只有脾胃健康,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增强体质。那么,秋冬季节该如何保养脾胃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几个实用的小窍门!

01

为什么秋冬季节要特别保养脾胃?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自然界气候发生显著变化。天地间阳气开始收敛,阴气逐渐增长,空气湿度降低,气候由湿热转向干燥。这种变化不仅影响肺脏功能,也会对脾胃造成负担。

中医认为,脾胃喜暖恶寒,秋冬的寒冷干燥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因此,秋冬季节是脾胃问题的高发期,需要特别注意保养。

02

如何做好秋冬季节的脾胃保养?

饮食调理是关键

  1. 选择温热食物:随着气温下降,食用温性、热性的食物有助于保暖,并促进血液循环。羊肉、牛肉、鸡肉、生姜、葱、蒜等食物属于温热性食物,适量选用能够驱寒保暖,增强体质。

  2. 滋阴润燥:秋冬季节空气干燥,容易引发皮肤干燥、口干等不适。可以适量食用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材,如银耳、雪梨、百合、莲藕、山药、胡萝卜、鸭肉和枸杞等,既能补充水分,又可缓解燥热。

  3. 适当进补:秋季是补益身体的好时机,霜降之后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温补类食材,如当归、党参、黄芪等,以增强身体正气,提高免疫力,预防寒冬疾病。

  4. 多食应季蔬果:霜降前后正是秋季蔬果的丰收季节,此时,柿子、苹果、梨、橘子、柚子、橙子、石榴、山楂等水果次第上市,南瓜、红薯、芋头、萝卜等蔬菜都是此时的应季食材。这些蔬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帮助身体顺应季节变化,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

  5. 调理脾胃:霜降时节天气渐凉,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影响。应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食物对脾胃的伤害。可用小米、糯米、红枣、山药等食材替代主食,也可煮成稠粥,这些都是调理脾胃的良好选择。

生活方式要跟上

  1. 规律作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建议“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提醒我们要早睡早起以顺应阴阳宣畅敛降,早起则助于肺气舒展,助阳外宣以防收敛过度,早睡则有助阴生敛降。

  2. 适度运动:秋季的宜人气候为户外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能帮助释放压力,调节情绪。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过度损耗体内阴液。

  3. 注意保暖:初秋之际天气多变,适时增减衣物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更应注重保暖,以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情绪管理很重要

秋季天地气机收敛,自然界万物开始凋零,人们容易产生悲秋情绪。建议可通过欣赏秋季美景、参与文化活动、或与亲朋好友交流来调节情绪。此外,适当的放松和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绘画、写作等,也有助于缓解秋季的忧郁情绪。

03

秋冬季节特别推荐的食材

梨以其独特的性味和功效脱颖而出。梨,古人又称之为 “果宗”、“玉乳”、“蜜父”,其性微寒,味甘、微酸,归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润肺佳品。据《本草纲目》记载,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名医别录》亦提到梨“主治肺燥咳嗽,热病烦燥,津少口干,消渴,目赤,疮疡,烫火伤”。《本草经疏》中亦称梨能“润肺消痰,降火除热” ,进一步印证了梨的养肺价值。在古代医学文献中,以梨为基础的药方屡见不鲜,如《温病条辨》中的雪梨浆和五汁饮,以及《孟诜方》中治疗卒咳嗽的方子,都展现了梨在清热化痰、润肺生津方面的良好效果。现代研究也表明,梨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成分,具有化痰、镇咳、平喘、抗炎、抗衰老、预防癌症等作用。梨的成熟季节通常在夏季末期到秋季,也就是每年的8月至10月。此时采收的梨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药用价值也较高。广东省中医院林琳教授指出,秋梨特别适宜于干咳少痰、咽喉干痛、皮肤干燥、大便燥结等属燥热体质的人群。在这个季节,适量食用梨或以梨为基础的食疗方案,可以为身体提供滋润,缓解秋季干燥带来的不适。

百合

中药百合为清肺润燥的上品,其味甘、性微寒,入心、肺经,有很好的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作用,常用于肺阴不足,心神不宁引起口干鼻燥、心烦失眠等。

芋头

芋头味甘辛,性平,具有多方面的养生功效。它能消瘰散结,通便解毒,益气健脾,添精益髓,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消渴、肿毒、赘疣、疥癣、烫火伤等多种症状。在古籍中,芋头也备受赞誉。《本草纲目》记载芋头能益脾胃,调中气,化瘀散结;而《滇南本草》则提到芋头能治疗中气不足,久服还能补肝肾,添精益髓。这些传统医学的智慧,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日常饮食和养生。

芋头之所以成为秋冬季节的养生佳品,得益于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药用价值。芋头富含黏液蛋白,能在机体内转化为免疫球蛋白,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芋头中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能够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芋头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润肠通便,有效预防和改善便秘问题。芋头为碱性食品,能中和体内积存的酸性物质,协调酸碱平衡,从而缓解痛风患者关节肿痛等症状。芋头中的胶原蛋白和粘滑之性,能够防治皱纹,保持肌肤水分,增强皮肤弹性,达到紧致皮肤、延缓衰老的目的。芋头中的氟元素含量较高,能有效清洁牙齿,保护牙齿健康,预防龋齿。

尽管芋头营养丰富,但并非人人皆宜。以下四类人群应谨慎食用:

  • 过敏体质的人:芋头中含有多种致敏成分,如草酸碱和皂角苷等,可能刺激过敏体质,导致过敏反应。
  • 胃肠疾病患者:芋头中的成分可能刺激胃酸分泌,诱发胃肠疾病发作。同时,芋头消化较慢,肠胃较弱的小孩也不宜多食。
  • 糖尿病人:虽然芋头的升糖指数不高,但其淀粉和含糖量较高,不利于血糖控制,因此糖尿病人应谨慎食用。
  • 多痰的人:芋头汁液较多,多痰的人食用可能加重体内痰含量,阻碍病情恢复。

此外,食用芋头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适量食用:芋头含有较多淀粉,一次食用过多可能导致腹胀,建议每天控制在100克以内。
  • 煮熟食用:芋头烹调时一定要煮熟,以免黏液刺激咽喉。建议选择蒸煮炖等烹饪方式,少用煎炸炒烤。
  • 避免直接接触黏液:芋头的黏液中含有刺激皮肤的成分,处理时应避免直接接触,可戴手套或用热水处理。
04

结语

秋冬季节的脾胃保养需要我们持之以恒,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情绪管理,我们可以帮助脾胃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为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记住,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保养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如果遇到严重的脾胃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