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洛的藏戏面具:艺术与匠心的碰撞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08: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洛的藏戏面具:艺术与匠心的碰撞

在西藏拉萨市达孜区雪乡民间传统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小院里,西洛和徒弟们正在忙碌地制作西藏传统面具。作为拉萨布制面具制作技艺的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西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跟随师父学习制作藏戏面具,经过数十年的磨练,他不仅掌握了精湛的制作技艺,更成为这项传统工艺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藏戏面具是藏戏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藏戏作为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传统戏剧,是一门集歌舞、表演、说唱、文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戏中面具的运用是其独特之处,不同的面具代表着不同的角色和性格。整体上看,藏戏分为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在同一台藏戏中,又会出现红、白、蓝、黑、黄等不同颜色的面具,代表不同身份。

制作一个藏戏面具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包括雕刻、分层、风干、喷漆等,整个过程需要10多天才能完成。西洛对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力求每一张面具都能完美出品。他常说:“面具在藏戏表演中十分重要,演员表演藏戏时无需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一个精美的面具不仅能提升演出效果,更能体现藏戏文化的精髓。”

2012年,在政府的扶持下,西洛创办了拉萨市达孜区雪乡扎西岗传统手工艺合作社,主要制作和销售藏戏面具。合作社成立以来,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更成为藏戏面具制作技艺传承的重要基地。西洛制作的面具广泛运用于藏戏表演中,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合作社的大部分订单来自西藏的各大藏戏团。不仅如此,合作社制作的面具也多次为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藏历新年晚会提供道具支持。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西藏自治区寺庙设立自治区图书馆分馆 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古籍馆 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分馆 寺庙文物陈列馆标准及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寺庙“四馆”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要求。这些政策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西洛这样的非遗传承人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面对未来,西洛充满信心:“艺术创作要不忘初心,合作社在盈利,但我从不认为自己是商人。我是一名工匠,我会把这项技能传授给更多的人,直到我年纪大了教不了为止。”他的这份坚持和执着,正是藏戏面具制作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西藏,像西洛这样的非遗传承人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守护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藏戏面具制作技艺这一古老工艺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