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元顺帝时期的“山高皇帝远”:从中央失控到地方崛起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17: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元顺帝时期的“山高皇帝远”:从中央失控到地方崛起

元顺帝妥懽贴睦尔在位期间(1333-1370年),元朝中央政权逐渐失控,地方势力趁机崛起,最终导致了这个庞大帝国的崩溃。这一过程,正是“山高皇帝远”这句成语在元朝末年的生动写照。

01

中央权力的衰落

元顺帝登基之初,就面临着严峻的政局。至元六年(1340年),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帮助下,元顺帝罢免并流放了权臣伯颜。然而,伯颜的势力过于强大,他甚至一度不把元顺帝放在眼里。伯颜采取排挤汉人的政策,如禁止汉人参政、取消科举、不许汉人学蒙古语等,这些做法加深了汉蒙两族之间的不和,也使得元顺帝更加不满。

在伯颜被罢免后,元顺帝虽然暂时控制了政局,但中央政权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元朝末年,政治腐败黑暗,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水旱频仍,黄河多次决口,天灾人祸,出现了“剥树食其皮,掘草食其根”的惨状。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彭莹玉等乘机利用“明王出世”“弥勒佛降生”为号召,组织农民起义。

02

地方势力的崛起

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等首举义旗,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迅即发展至十余万人。继而白莲教徒徐州芝麻李、彭大、赵均用等,濠州郭子兴、孙德崖、朱元璋等,襄阳布王三、孟海马等,蕲水徐寿辉、彭莹玉、倪文俊等纷纷响应;不属于白莲教系统的张士诚兄弟、浙东方国珍也乘机起兵。刘福通等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定国号为宋,建元龙凤;徐寿辉亦称帝,定国号为天完,建元治平,拥众至百万。

在众多地方势力中,朱元璋和陈友谅是最为突出的两个。朱元璋以濠州为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明朝。陈友谅则在至正二十年(1360年)攻陷太平路,命死士刺杀徐寿辉于至太平路采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五通庙,随即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03

“山高皇帝远”的历史影响

“山高皇帝远”这一现象在元顺帝时期达到了极致。中央政权的衰落和地方势力的崛起,最终导致了元朝的灭亡。这一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需要中央政权的有力掌控和地方势力的合理制约。否则,就会出现“山高皇帝远”的局面,导致国家的分裂和衰亡。

元顺帝时期的“山高皇帝远”,不仅是对地理距离的描述,更是一种对权力延伸局限性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治理和管理中必须重视边远地区的特殊性,加强监管与支持,避免因疏忽而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