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苏丹战争背后的粮食危机:从《小麦战争》看粮食安全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46: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丹战争背后的粮食危机:从《小麦战争》看粮食安全

01

苏丹战争:一场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

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之间的冲突已持续近11个月,这场战争不仅造成了数千人死亡,800万人流离失所,更可能引发“世界上最大的饥饿危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警告称,苏丹已有1800万人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其中500万人遭受饥饿的威胁。在苏丹境内,只有不到二十分之一的人能够获得充足的食物。

这场危机的影响远不止于此。60万苏丹难民逃往邻国南苏丹,其中五分之一的儿童患有营养不良。尽管南苏丹已接收了这些难民,但该国自身也正面临灾难性的饥饿问题。粮食计划署指出,这场粮食危机不仅限于苏丹,整个地区的2500多万人的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02

《小麦战争》:粮食如何改变历史

在探讨苏丹粮食危机的深层原因时,我们不妨回顾历史,看看粮食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小麦战争:谷物如何重塑世界霸权》一书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该书讲述了1789-1917年期间俄罗斯帝国和美国为欧洲和其他地区提供粮食的国际竞争。作者斯科特·雷诺兹·尼尔森通过历史档案,重现了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乌克兰与俄罗斯帝国如何因谷物的运输与供给而兴盛,又如何因为美国廉价的小麦与全球化贸易遭遇挑战。

03

帕尔乌斯的“农业危机”理论

在《小麦战争》中,一位关键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帕尔乌斯。这位深度参与俄国革命的人物,提出了著名的“农业危机”理论。他认为,历史上的帝国兴衰都可以归结于粮食贸易的兴衰。这一理论深深影响了列宁、罗莎·卢森堡等历史人物,并成为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的重要基础。

帕尔乌斯的观点在当今世界依然具有重要启示。粮食不仅是生存必需品,更是一种战略资源。它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安全,甚至可以影响国际关系的走向。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贫困与饥荒》中指出的那样,饥荒往往不是因为粮食短缺,而是由于分配不均和权利缺失。

04

当前全球小麦贸易格局

在当前的全球小麦贸易格局中,中国占据了重要地位。2022年,中国小麦消费量达1.44亿吨,占全球比重约18.34%,位列全球第一。同年,中国小麦产量为1.37亿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降至385.4千克/亩,同比下降1.28%。

从国际贸易来看,中国2022年小麦进口量为950万吨,位列全球第四;而出口量仅90万吨,在全球小麦出口量中比重不到1%。这表明中国在小麦贸易中主要扮演消费大国的角色,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较为敏感。

05

粮食安全:永恒的课题

苏丹战争引发的粮食危机,再次凸显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正如帕尔乌斯所言,粮食贸易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在全球化背景下,粮食安全已不仅仅是单个国家的问题,更关系到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面对粮食危机,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确保粮食的公平分配。同时,各国也需要重视自身的粮食生产能力,建立稳定的粮食储备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有足够的能力保障本国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苏丹的悲剧提醒我们,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视角来看,这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永恒课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