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中暑急救指南
高温来袭,中暑急救指南
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天气频频来袭,中暑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健康威胁。头晕、全身冒汗,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可能是中暑的早期信号。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健康危机。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暑的急救措施和预防方法,帮助您平安度过炎炎夏日。
中暑的症状与危害
中暑是机体在热损伤因素作用下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中暑:可能出现多汗、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口渴等症状,核心体温正常或轻度升高(小于38℃)。
中度中暑:核心体温升高明显(38-40℃),可能出现少尿、晕厥、血压下降等症状。
重度中暑(热射病):最严重的类型,核心体温大于40℃,常伴有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多器官损伤,危及生命。
中暑的急救措施
一旦发现中暑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脱离热环境: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让其仰卧,解开衣扣,以利于散热。
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或用冰袋放置在患者双腋下、大腿根部等处。有条件的话,可将患者颈部以下浸泡在2-20℃的水中。
补水补盐:意识清醒的患者可口服含盐饮品,如“榨菜+矿泉水”组合。如果患者无法经口补水,应在现场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注含钠液体。
监测病情:每1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避免过度降温。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就医。
如何预防中暑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10时至16时之间外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等。
保持充足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每天至少要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
注意饮食调节:夏季要注意清淡饮食,可以喝绿豆汤等消暑食品,适量多吃番茄、葡萄、香蕉等蔬菜水果。
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同时注意避免被空调及风扇直吹。
做好热习服:从北方远程机动到炎热的南方、从低气温区进入高气温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前,都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热习服训练。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家长应尽量避免孩子在高温时段外出,并教育孩子注意防晒和补水。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减弱,更容易中暑,因此应减少户外活动,保持室内通风。
运动员: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应合理安排时间和强度,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
慢性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高温天气下,中暑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健康威胁。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中暑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关注夏季防暑降温工作,保护自己免受高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