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集采阿司匹林肠溶片:低价也能保质量
国家集采阿司匹林肠溶片:低价也能保质量
近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公布,其中阿司匹林肠溶片以0.034元/片的超低价格中选,引发广泛关注。部分网友质疑:如此低的价格,药品质量还能保证吗?
低价能否覆盖成本?
数据显示,本次集采中阿司匹林肠溶片共有7家企业拟中选,其中京新药业规格为100mg*30片×2板/盒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拟中选价格为2.06元,平均每片约为0.034元。这一价格较集采前降幅高达92.85%。
面对如此大幅度的价格下降,企业是否还能保证正常生产?京新药业负责人表示,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工艺十分成熟,企业通过各种措施有效控制成本,在全国每年数十亿片的庞大需求量下,中选价格完全能够覆盖生产和配送成本,实现薄利多销。
石药集团则表示,公司在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有8个是最低价中选,主要优势是原料药自产,以及应用了智能化制造工艺。石药集团称,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批次产量达800万片,能够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质量如何保障?
针对公众关心的药品质量问题,国家医保局召开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座谈会,邀请国家药监局、中选医药企业、临床和药学专家参加,听取意见建议。记者从会上获悉,集采规模效应和市场开拓效应推动企业降低成本,集采中选产品质量有保障。
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有关工作负责人表示,药监部门按照与原研药一致的标准,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具体工作中,构建了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技术评价体系,不仅在审评审批时坚持严格标准,在药品过评上市后仍然坚持全覆盖监管,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申请一致性评价时的工艺生产,重大变更须重新审批。药监部门对中选药品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两个100%全覆盖,确保“降价不降质”。
临床效果如何?
座谈会上同时公布了最新一期集采药品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情况。此次研究针对第四、第五批国家组织集采药品,涉及六大治疗领域的26个具有代表性、临床应用广泛的药品。
研究结果显示,集采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截至目前,已有63种药品经过临床真实世界研究,全国近百家三级甲等医院参与,患者样本量超30万人,研究结果均显示仿制药与原研药等效。
国家集采的意义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目的,是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丁一磊表示,2025年,医保部门将继续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国家层面将在上半年开展第11批药品集采,下半年开展第6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丁一磊表示,集中带量采购就是要挤出药耗价格虚高水分,减轻群众负担。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的不断推进,将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享受到质优价廉的药品,真正实现“病有所医,医有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