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风云变幻!中国跃升为第一大拍卖市场,2024年艺术趋势与春季拍卖直击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24: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风云变幻!中国跃升为第一大拍卖市场,2024年艺术趋势与春季拍卖直击

2024年春拍季已落下帷幕,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本文将从香港和内地两大拍卖中心的成交数据入手,结合巴塞尔艺术展和瑞银集团的最新报告,为您解析当前艺术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每年的春拍盛事,不仅是一场艺术品的盛宴,更是业界翘首以盼的市场“风向标”。在这个时刻,头部拍卖行的人气和成交情况如同航船的指南针,引领着整个艺术市场的走向。


佳士得香港2024年春拍现场 | 图源:佳士得

“持续维稳”
是本季春拍的关键词
以香港拍卖市场为例,它的表现,常被业界视作亚洲艺术市场的“标杆”。而在五月,中国嘉德的春拍则如同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晴雨表”,其成交情况与反响往往预示着整个内地市场的冷暖变化。

从多家香港拍卖机构的成交情况来看,市场整体表现出“维持稳定”的态势。各大拍卖行在拍品征集上采取了“保质减量”的策略,使得上拍量有所缩减,但成交率有所提升。例如,苏富比香港、保利香港拍卖的现当代艺术板块,尽管上拍量减少,但成交率均有所上升。

苏富比香港、嘉德香港、保利香港拍出25.95亿港元的总成交额,环比2023年三家秋拍的成交下降了33.68%,同比2023年春拍减少了44.53%。拍卖本季在“现当代艺术板块”共推出6大专场,上拍数量共360余件,总成交额不足10亿港元。去年,三家拍卖行上拍数量550余件,总成交额16亿港元,无论是上拍数量,还是成交额上,本季春拍较上一季都减少了三分之一。

此外,亿元拍品缺席本季香港拍场。超千万港元成交的高价拍品进一步缩水:由去年的44件,减少至本季的19件。据各家拍卖行反馈:无论是拍卖行征集,还是藏家的购买意愿,对高端价位的作品都变得更为谨慎。值得一提的是,19件千万港元拍品,18件来自香港苏富比,仅1件来自保利香港拍卖。


傅抱石 1904~1965
西岳雄姿
镜心 设色纸本
144×363 cm. 约47.0平尺
RMB: 40,000,000-60,000,000

无独有偶,2024年中国嘉德春拍近现代书画板块成交5.08亿元,同样没有过亿拍品,缺乏重磅尖货压阵。8件过千万元,最高价为傅抱石的大幅山水画作品《西岳雄姿》,以8280万元成交;而2023年嘉德秋拍的近现代书画块成交了7.3亿元,其中2件过亿元,共8件过千万元,2024春拍该板块成交环比少了30.41%。齐白石,张大千纷纷让位,延续近年来隐而不发的市场风度。


安迪·沃荷 (1928-1987)
《花》
1965年作
成交价:港元 66,625,000
系列拍卖最高成交价拍品
亚洲有史以来成交金额最高的“花”系列作品


赵无极 (1920-2013)
《10.01.68.》
1968年作
成交价:港元 63,175,000

而据佳士得数据,亚洲各地买家热烈竞投,见证市场澎湃活力。中国内地买家贡献总额拔得头筹,中国香港买家紧随其后,中国台湾买家贡献卓著;东南亚地区买家成交总额大幅增长,新一代年轻买家涌入拍场,见证区内藏家群体与日俱增;近四分之一的买家为首次参与佳士得拍卖,43%新买家为千禧新世代;全球藏家于线上线下积极参与拍卖,30%买家透过网络参与竞投,与2023年春季相比,现场买家贡献成交总额增长12% 。同时,拍卖吸引全球来自六大洲48个国家和地区的藏家热烈竞投,特别展览及教育项目为藏家提供精彩艺术体验。

艺术品市场格局变化
中国市场异军突起
3月14日,巴塞尔艺术展和瑞银集团联合发布了《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

报告显示,尽管受到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2023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额较去年略有下降,但总体仍保持韧性,达到约650亿美元,超过了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艺术品市场逆势上涨,销售额增长9%,达到约122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显示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强大活力和增长潜力。


2019-2023年全球拍卖销售额变化

报告称,这与2023年上半年艺术活动的高度活跃密不可分,买家积极从中国内地自2022年起推迟的拍卖中购藏作品,而中国香港的主要艺博会和展览亦在上半年恢复全面规模。2023年下半年,由于受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影响,艺术市场增长步伐有所缓和。

拍卖行的私人销售逆势增长了2%,达到估计的39亿美元。包括公开和私人销售在内,拍卖公司进行的总销售额同比下降了5%,至289亿美元,尽管仍高于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


2019-2023年全球拍卖不同国家区域占比

美国、中国和英国仍然是2023年全球最大的拍卖市场,按价值计算,这三个市场的总份额为74%,同比减少了3%。2023年初供需紧张导致中国拍卖销售额增长14%,达到79亿美元。

由于推迟的销售活动带来的提振,中国市场从第二位上升到与美国并列第一,每个市场均占公开拍卖销售的31%(不包括私人销售)。英国是第三大拍卖市场,市场份额稳定在12%。


全球艺术市场2009年至2023年的销售变化情况

战后与当代艺术继续是2023年艺术品拍卖市场最大的部分,占全球销售价值的53%和销售量的55%。该领域的总销售额达到65亿美元,比2022年下降了16%,这是自2021年的高峰值78亿美元以来的第二年下降。2023年,按价值计算,销售额的大多数(66%)位于较老的战后分区,而当代艺术占34%。在2021年实现了强劲复苏之后,当代艺术连续两年下降,包括2023年10%的下降至22亿美元。战后艺术在2022年保持稳定,但在2023年也下降了18%,至43亿美元。

展望2024,
乐观情绪偏多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正在经历代际更替的过程。老一代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如曾梵志、张晓刚、周春芽、毛焰、刘野、张恩利等领军人物市场坚挺。70 后、80 后、90 后的艺术家在近年来受到市场的极大关注。根据这一市场情况,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拍卖行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佳士得香港、苏富比香港、富艺斯香港尝试推动国际蓝筹艺术家进入亚洲市场。


2024年保利香港拍卖现场

对作品和价格的理性选择,依旧是第二阶段香港春拍的“主调”。观望 2024 年,36%画廊预期销售会有所增长,48%则认为成交额将维持平稳,16%预期将出现下滑。拍卖行对2024年普遍乐观,38%的受访中端拍卖行看好销售提升。

5月20日起,苏富比宣布大幅下调买家酬金,该下调为40多年以来,对收费结构作出最重大的调整,将绝大多数拍品的买家酬金下调了26%。在新收费架构下,落槌价不高于5,000万港元之拍品,会收取落槌价之20%作为买家酬金,而落槌价超过5,000万港元之部分,则收取10%作为买家酬金。

近年来,新生代藏家崛起。来自金融、电影、媒体和科技等行业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收藏家陆续入场,他们不仅关注现当代艺术,还关注古董瓷杂板块,并同时对多个类别的艺术品进行收藏。这些年轻藏家们自信而积极地支持本土艺术家和博物馆,尝试建立起全面的国际化的艺术收藏体系。


2013至2023年全球艺术品价格趋势图

市场结构逐渐调整,以往价格过高的艺术品开始挤去泡沫,进入平稳过渡期。市场对艺术品的价值评估更加理性,价格合理的优质作品价值正在回归。这将是检验当代书画名家成色的好时机,可以作为买家藏品结构调整的参考。

亚洲顶流艺术家坚挺,奈良美智和草间弥生等日本艺术家的作品在经济下行期仍能承受住市场的检验,表现出色。藏家在竞拍出价时表现得更为保守和谨慎,市场投资信心不足、资金压力对藏家的参与热情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尽管市场整体行情有所波动,但一些优质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品仍然受到市场的青睐。


保利香港拍賣2024年春拍现场

艺术品金融化、资产化、大众化将成为艺术品发展的主要方向。收藏不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审美和文化的传承。新入场的收藏家们选择与国内外拍卖行、画廊、艺术机构密切合作,同时积极支持本土艺术家和博物馆,塑造更有说服力的历史叙事。

2024年香港春拍市场行情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市场对艺术品价值的评估更加理性,优质作品的价值正在回归。同时,各大拍卖行也在积极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对于投资者和收藏家而言,需要更加关注市场动态和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以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