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姨工伤获赔20万,企业如何应对超龄劳动者风险?
陈阿姨工伤获赔20万,企业如何应对超龄劳动者风险?
近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超龄劳动者陈阿姨在工作中受伤并成功获得了工伤赔偿。这一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也提醒企业需要重视超龄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案例回顾:陈阿姨工伤获赔20余万元
2022年5月,58岁的陈阿姨入职伟某公司消杀作业部。同年10月,她在工作中因车辆突然加速而受伤,随后被送往医院治疗。此次受伤经人社部门认定为工伤,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为九级。
由于伟某公司未为陈阿姨购买工伤保险,双方就工伤赔偿问题产生争议。陈阿姨认为,尽管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她仍有权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而公司则主张,双方建立的是劳务关系,公司无需承担工伤保险待遇支付责任。
经法院审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和《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判决伟某公司应向陈阿姨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合计200627.06元。该判决已生效。
企业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超龄劳动者选择继续工作。这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法律风险:如陈阿姨案件所示,企业可能因未购买工伤保险而面临巨额赔偿。
管理难度:超龄劳动者可能因身体状况需要更多关注和保护,增加了企业管理难度。
社会压力:企业需要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妥善处理超龄劳动者权益问题。
企业应对策略
完善用工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超龄劳动者用工管理制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加强安全保障: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购买雇主责任险:通过保险转移用工风险,降低企业可能承担的赔偿责任。
雇主责任险:企业减压利器
雇主责任险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主要特点包括:
覆盖范围广:可以涵盖工伤赔偿、医疗费用、法律费用等。
灵活性高: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保险方案。
成本可控:相比可能产生的巨额赔偿,保险费用相对较低。
企业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仔细阅读保险条款,确保保险方案符合自身需求。
结语
陈阿姨工伤获赔案件为企业敲响了警钟。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加重视超龄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保障和购买雇主责任险等方式,有效应对潜在风险,实现企业与劳动者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