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读书会揭秘上海街巷文化:从9路电车到黄河路的故事
行知读书会揭秘上海街巷文化:从9路电车到黄河路的故事
2024年5月的一个周末,上海行知读书会邀请资深媒体人周力,带领读者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城市漫步”。作为一位长期研究上海城市文化的专家,周力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积累,为参与者们揭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从9路电车到黄河路:周力的上海记忆
周力与上海的渊源,始于一条普通的电车线路——9路电车。这条全长64.4公里的线路,串联起松江、徐汇、黄浦等多个区,沿途分布着众多历史建筑和文化地标。在周力的记忆中,9路电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条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光隧道”。
沿着9路电车的轨迹,周力带领读者们来到了黄河路。这条位于上海核心地段的街道,北临苏州河,东接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南靠思南公馆,西通南京西路商圈。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推进,黄河路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美食一条街”,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
街巷里的上海: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在上海,街巷不仅是居民生活的空间,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周力指出,上海的街巷文化具有鲜明的海派特色,它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以黄河路为例,这里既有传统的本帮菜馆,如《繁花》中“至真园”的原型苔圣园,也有现代的商业业态,如时尚餐厅和特色咖啡店。这种新旧交融的景象,正是上海街巷文化的魅力所在。
街巷文化的价值:城市更新中的温度
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如何保护和传承街巷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周力认为,街巷文化不仅是城市历史的见证,更是居民情感的寄托。它体现了“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这一理念。
以上海浦东新区的前滩公园巷为例,这个以“浦东第一街巷”为目标的项目,通过限时步行街、光影艺术展等活动,为市民打造了一个可互动、可漫步的邻里空间。这里不仅有传统的本帮菜,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不仅有现代的商业设施,更有充满艺术气息的公共空间。这种融合与创新,正是上海街巷文化生命力的体现。
结语:用脚步丈量城市,用心灵感受文化
通过周力的分享,参与者们不仅了解了上海街巷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学会了如何用新的视角观察和记录身边的美好。正如一位读者所说:“原来,我们每天经过的街道,背后都有这么多故事。以后,我会更加留意身边的细节,用心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
此次活动的意义,正如周力所说:“城市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有温度的记忆。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和保护城市文化,让我们的城市更有温度、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