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的高效心理康复法
焦虑症患者的高效心理康复法
焦虑症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其患病率已超过抑郁症。据最新研究显示,中国成年人焦虑症的终生患病率约为7.6%,年患病率约为4.98%,这意味着每年约有4000万中国人受到焦虑症的困扰。
焦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生理问题,如入睡困难、易疲劳、肌肉紧张,甚至胸闷气促等。未经治疗的焦虑症可能发展为抑郁症,还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其他疾病风险升高有关。在严重情况下,焦虑症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专业心理治疗方法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刘兴华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正念冥想心理疗法(iMIED)能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该研究招募了302名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仅常规治疗组或线上情绪困扰的正念干预数字程序联合常规治疗组。研究结果显示,在49天iMIED干预结束后,与仅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iMIED+TAU联合治疗的患者在医生评估和自我报告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实用的自我调节技巧
除了专业治疗,患者还可以通过以下7种自我调节技巧来缓解焦虑:
积极的自我对话:用积极的话语重塑焦虑的想法。例如,将“我害怕我会生病”改为“我想保持健康”。
让自己平静下来:通过深呼吸、催眠和冥想等方式达到平静状态。一种简单的深呼吸方法是:用鼻子吸气数3次,屏住呼吸数5次,然后用嘴慢慢呼气数7次。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和积极的社交生活。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专注于过程:将注意力放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而不是过分关注结果。
与内心自我互动:学会倾听内心的自我,获得智慧和安慰。
对自己诚实:诚实地面对自己的焦虑,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自我同情:在与焦虑共处的过程中,保持耐心和善意,避免自我批判。
家人朋友的支持方式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焦虑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建议家人和朋友:
耐心倾听:给予患者充分的倾听和理解,避免评判和指责。
鼓励参与活动:鼓励患者参与家庭活动或社交活动,但不要强迫。
协助就医:帮助患者预约医生,陪同就医,提供必要的支持。
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焦虑症的相关知识,正确看待患者的症状。
保持正常生活:尽量保持家庭生活的正常节奏,避免过度关注患者的症状。
焦虑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精神障碍。通过提高公众意识、及时诊断和专业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为焦虑症患者创造一个更加理解和支持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