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驻村干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59: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驻村干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周小棠、李海、符史道、麦少红,这四位来自海南海钢集团的驻村干部,接力奋斗八年,将屯昌县坡心镇关朗村从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如今村容整洁、产业兴旺的新农村。这个发生在海南中部山区的真实故事,正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无数驻村干部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生动写照。

01

驻村干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驻村干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者,更是乡村稳定发展的维护者,村民诉求的反馈者。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村民的“桥梁”和“纽带”,驻村干部需要将纸面上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确保政策主张的落地生根。

然而,驻村干部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他们面临着多重挑战:既要平衡村民的多元化诉求,又要应对复杂的乡村治理环境;既要推动经济发展,又要维护社会稳定。在这一过程中,部分驻村干部可能会出现角色距离和角色冲突的问题。有的干部习惯于“混混过”的心理,只求完成“规定性动作”;有的干部虽然尽心尽力,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产生心理落差。

02

扎根基层:从“外来者”到“自家人”

面对这些挑战,优秀的驻村干部们是如何破局的呢?让我们通过具体案例来寻找答案。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当地探索实施了“四个划转”措施: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党组织关系、日常管理、考核评定、目标绩效评价权限全部划转至所驻乡镇和村。这一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驻村干部“走读式”“两头跑”的问题,推动他们真正融入乡村生活,成为“自家人”。

以黔西南州为例,94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将党组织关系划转至所驻村党组织,36名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也将发展党员档案移交所驻乡镇党委管理。通过制定履职清单、落实“吃住在村、工作在村”要求,驻村干部们快速转变角色,主动接受所驻村党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03

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海南关朗村,四任驻村书记接力推进产业发展,为村庄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首任驻村书记周小棠通过争取政府产业帮扶资金,引进农牧养殖公司,为村集体带来每年7万元的租金收入。他还带领村民组建了3家种养殖互助合作社,发展百香果、三红蜜柚等特色产业。

接棒的李海书记则聚焦“公司+农户”模式,引进山茶油种植项目,两年内带动村民种植超过250亩。他还争取到28万元资金修建鸡舍,饲养文昌小母鸡6000只,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

第三任书记符史道则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做好脱贫户的动态监测,确保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04

经验启示:驻村干部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从贵州黔西南州和海南关朗村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驻村干部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经验:

  1. 精准定位:明确自身角色,既是政策执行者,更是村民的服务者和引路人。

  2. 善于协调:驻村干部需要在政府、村民、企业等多方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

  3. 融入角色:通过划转党组织关系、落实“吃住在村”等制度,真正融入乡村生活,成为村民的“自己人”。

  4. 端正姿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尊重村民意愿,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

  5. 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成为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

驻村干部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他们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的“最美逆行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我们期待更多有志之士能够加入驻村干部的行列,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