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东市历史沿革:从先秦羌人聚居地到中国最年轻地级市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34: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东市历史沿革:从先秦羌人聚居地到中国最年轻地级市

海东市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这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是河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从先秦时期的羌人聚居地,到汉武帝时期的西平亭,再到近代的解放与建市,海东市见证了中国西北地区数千年的历史变迁。

海东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先秦时期,位于黄河上游的湟水之间,这片区域因其丰富的文化历史而被称为“河湟间”或“河湟地区”。早在六千多年前,考古发掘就证明这里已有人类居住,民和县的阳洼坡遗址展示了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仰韶文化,其他地方则发现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的遗址。

秦汉以前,羌人是这片土地的主要居民。传说帝舜时期,将三苗部落迁至今河关西南的羌地。秦朝时,河湟间以畜牧业为主,农业较少,以射猎为生。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21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征服河西匈奴,并在今甘肃省永登县设置令居寨,开始了对河湟的管理和防御。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置了护羌校尉,并在湟中设立西平亭,正式将河湟纳入汉朝的郡县体系。

南北朝时期,河湟地区经历了多个地方割据政权的统治,如前凉、前秦、后凉等。隋唐时期,乐都县曾是政治中心,隋炀帝在此地进行军事活动。随着历史的变迁,河湟地区先后被宋、金、西夏和元朝统治,直至蒙古汗国时期,河湟成为其管辖的一部分。明清时期,海东地区大部分归西宁卫、府管辖,但也经历了一段土司制度的时期,清朝时期,清军入驻,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河湟地区发生了多次反清起义,对清朝统治构成挑战。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青海,海东地区得以新生。1978年,海东地区成立,辖民和、乐都等县,1999年后部分县划归西宁市。2013年,国务院批准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地级行政区,现政府驻地为乐都区海东大道。

扩展资料
海东市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东"以位于青海湖东而得名。全境东西长约124.5公里,在东经100°41.5′~103°04′之间;南北 宽约180公里,在北纬35°25.9′~37°05′之间。全市总面积13160平方公里。东部与甘肃省的天祝、永登、兰州、永靖、临夏、甘南等州(市)、县毗邻,其它三面分别与本省海北、湟中、黄南等州县接壤。201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青海省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