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升升”带你玩转春晚非遗元素
“巳升升”带你玩转春晚非遗元素
2025年央视春晚的吉祥物“巳升升”一经亮相,就凭借其憨态可掬、富有古韵的形象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这只以蛇为原型的吉祥物,不仅造型可爱,更融合了众多国宝级文化元素,堪称一件行走的“非遗艺术品”。
“巳升升”的文化密码
“巳升升”的设计灵感源自甲骨文中的“巳”字。在十二生肖中,蛇对应地支中的巳,在十二生肖中也排第六位,和地支排位相同,在以十二为循环的地支与生肖中,六居中,又承上启下,这种循环再生无限的寓意被一步步引申为宇宙与时间的永恒。
最引人注目的是,“巳升升”的头部轮廓和脸上螺旋状的腮红,参考了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的鎏金坐佛纹云头银如意。这件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如意,其造型与象征长寿吉祥的灵芝、祥云十分相似,蕴含了“祥瑞美好”的祝福。
“巳升升”的眼睛设计则来源于三星堆的青铜蛇。青铜蛇头部宽大,微微上扬,蛇身布满菱形云纹,神态朴拙逼真。自古以来,蛇不仅被视为神灵的使者,还象征着生命的繁衍与延续。这些元素为“巳升升”的五官设计提供了独特的文化素材。
更值得一提的是,“巳升升”身上还蕴含着丰富的缠枝纹和花卉图案。海棠、玉兰、桃花、牡丹……这些独属于中国的花朵,与起源于东汉的缠枝纹样相结合,展现了古人留下的顶级审美。
“巳”字的文化演变
“巳”字的文化内涵同样值得品味。在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巳”的本意并不是蛇,而是胎儿的意思。整个字形像一个“大脑袋”、一双“小手”和一撇代表“脚”,就是一个小婴儿的模样。
然而,随着文字的演变,“巳”字在小篆时期开始代表蛇。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巳为它(蛇)像形。”从此,“巳”字便不再代表婴儿,而是成为了蛇的意思,并与地支和生肖对应。
非遗元素点亮春晚舞台
2025年春晚不仅有“巳升升”这样的非遗元素,更是一场非遗文化的盛宴。湖南卫视春晚将以“灵动中国年,新春非一般”为主题,融合123种非遗宝物,通过“宝藏盲盒”的形式解锁年轻化元素。从精致的传统织绣到悠扬的古调新声,从典雅的良木镌刻到华美的丝竹雅乐,每一项非遗都为春晚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非遗街区将呈现《刘海砍樵》的经典故事。多达30种的非遗艺术形式,如花鼓戏、桃源刺绣、麻质画、衡水剪纸等,将在晚会上惊艳亮相,极大丰富了此次春晚的文化内涵。
2025年春晚通过“巳升升”和丰富的非遗节目,不仅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这场视听盛宴,无疑将成为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继续激发对非遗文化的喜爱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