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新时尚,环保达人秀出来
垃圾分类新时尚,环保达人秀出来
垃圾分类,看似一件小事,却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环境和资源利用效率。自201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
从源头做好分类:家庭垃圾分类指南
家庭是垃圾分类的重要阵地,做好家庭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责任。根据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
主要包括未污染的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物品,如玻璃、金属、塑料、纸类、纺织类、小家电等。具体包括:
- 玻璃: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及其他玻璃制品
- 金属:铁、铜、铝等制品
- 塑料: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橡胶及橡胶制品等
- 纸类:报纸、传单、杂志、旧书、纸板箱等及其他未受污染的纸制品
- 纺织类:衣物、箱包、床上用品
- 小家电:各类小型家电
有害垃圾
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
- 充电电池、扣式电池
- 灯管、弃置药品
- 杀虫剂(容器)、油漆(容器)
- 硒鼓、水银产品等
易腐垃圾
指餐饮经营者、单位食堂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餐厨废弃物,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产生的有机垃圾等。主要包括:
- 剩菜剩饭与西餐糕点等食物残余
- 菜梗菜叶、肉食内脏
- 茶叶渣、水果残余
- 家用盆景、花卉等植物的残枝落叶
- 食用油等
其他垃圾
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易腐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主要包括:
- 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照片、复写纸、压敏纸、收据用纸、明信片、相册、卫生纸、尿片等)
- 塑料袋与其他受污染的塑料制品
- 破旧陶瓷器、难以自然降解的食物残余(大棒骨、大贝壳)
- 妇女卫生用品、烟头、少量尘土等
创新引领,科技助力垃圾分类
在宛城区龙都花园,一种新型的智能回收柜正在改变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居民可以轻松将旧衣物等可回收物品投入相应的回收柜。系统自动称重后,积分会即时通过“智慧分类云平台”到账,居民可以在积分兑换便民服务中心兑换生活用品。
这种“垃圾分类+互联网+智能回收”的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也通过积分奖励机制激发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目前,宛城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6.8%,覆盖分类户数达到130745户,40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的成功打造,为全国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社区联动,共筑绿色家园
社区和物业在垃圾分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杭州市的规定,城市居住区实行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为责任人;未实行物业管理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为责任人。责任人需要履行以下职责:
- 按要求设置、清洁维护生活垃圾收集容器
- 监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对不符合分类投放要求的行为进行宣导、劝告
- 将分类投放和生活垃圾分类驳运至指定集中收置点
- 将生活垃圾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收集、运输
同时,业主大会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时,应当约定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服务内容。通过社区、物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可以形成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人人参与,共建美好环境
垃圾分类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从个人到家庭,从社区到城市,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通过正确的分类投放,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时尚,让绿色生活成为一种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