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国中超级大国新加坡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23: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国中超级大国新加坡

新加坡,这个位于东南亚的小岛国,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先进的教育体系和繁荣的经济成就,成为了全球瞩目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从古代的“狮城”到现代的“花园城市”,新加坡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本文将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为您全面展现这个充满活力的岛国。

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Singapore)简称新加坡(Singapore),是东南亚岛国,世界重要的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新加坡岛东西约50千米,南北约26千米,国土面积735.2平方公里(2023年)。

新加坡政治体制为议会共和制,首都为新加坡市。截至2022年,新加坡总人口约564万,公民和永久居民407万,华人占74%左右。主要民族为华族、马来族、印度族。新加坡以符合都市规划的方式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社区(行政区),定名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和中区社理会,2020年,这五个社区分为31个选区,包括14个单选区和17个集选区。

新加坡古称淡马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8世纪属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纪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达新加坡,与柔佛苏丹订约,设立贸易站。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59年实现自治,成为自治邦。1963年9月与马来亚、沙巴、砂拉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同年10月加入英联邦

新加坡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城市基础设施排名世界第一。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435亿新元(约合4671.8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4万新元(约合8.3万美元)。

新加坡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当时,已有土著居住,其最早文献记载是3世纪东吴将领康泰所著的《吴时外国传》,据新加坡学者许云樵考证,“蒲罗中”是新加坡岛最古老的名称,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比淡马锡(明朝把新加坡称作“淡马锡”)早1000多年。8世纪,属室利佛逝王朝。

1320年,元朝派人到一个叫“龙牙门”的地方寻找大象,这或许指的是岌巴海港。1330年前后,一名叫汪大渊的中国人到来,称这个居留地为Pancur(意为龙头),并说已经有中国人在此居住。最早把新加坡叫做淡马锡(或海城)的称谓出现于1365年的《爪哇史颂》。新加坡岛开始受到重视是在14世纪,来自室利佛室的王子拜里米苏拉在该区域建立了马六甲苏丹王朝。到14世纪末,梵文名称“新加坡拉”(狮城)才成为通用的名字。

1613年,葡萄牙人焚毁了河口的据点。此后的两个世纪内并没有关于新加坡的史料。18-19世纪,境域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

莱佛士全称为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 FRS (1781.7.6~1826.7.5),是英国殖民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他对于新加坡的开辟、建设、法制和长远的规划蓝图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并立下不朽的功绩,让新加坡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

莱佛士对新加坡最大的贡献,是将新加坡建立成为全世界极为重要的国际港口之一。对新加坡人来说,汤姆-斯坦福-莱佛士爵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直到今天,他的形象还深深地印在新加坡人的脑海中。新加坡许多的建筑物、私人机构、街道和百年名校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比如东华大学莱佛士国际设计学院、莱佛士广场、莱佛士书院、莱佛士医院、莱佛士酒店和莱佛士网络超市、斯坦福路等等。

新加坡的历史可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在1819年,英国人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登岛之前,新加坡是一片尚未被外界充分认识的土地。其地理位置重要,是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咽喉,是印度和中国海上贸易的支点,被称为Singapura(后演化成英语Singapore),名字来源于梵文,意为“狮城”。传说王国的创立者在首次登岛时,看到一头像狮子的猛兽,于是将此地命名为狮城。随着欧洲列强的崛起,新加坡逐渐成为他们争夺的焦点。此时期,葡萄牙和荷兰相继在此建立基地,但新加坡并未成为任何国家的正式领土。尽管这一时期的中国处于内乱之中,但民间仍有许多人南下闯荡,其中不乏前往新加坡者

第二阶段始于1819年,新加坡奠基人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爵士登陆新加坡,建立贸易港口,并于1824年将其永久割让,置于英国势力范围内。英国统治期间,新加坡迅速发展,其战略地位因苏伊士运河的开通而更显重要,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然而,新加坡作为一个弹丸之地,人口混杂,各族群众居,宗教和信仰各异,矛盾难以调和。为此,英国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社会稳定。他们要求所有会社必须注册,并接受法律管辖。最终,英国通过有效的治理和法律手段,有效地遏制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调和了不同族群间的矛盾,奠定了新加坡法制的基础。然而,二战的爆发打断了新加坡的和平发展。日本短暂占领了新加坡,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后,新加坡经历了一段混乱时期,但英国人再次接管后,努力恢复了社会秩序。

李光耀(Lee Kuan Yew,1923年09月16日~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华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创始人之一

曾任新加坡总理(开国元首)、新加坡最高领导人、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立法议会(1965年12月改称国会)议员、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总理公署高级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内阁资政(总理公署),被誉为“新加坡国父”。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推动新加坡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政治家李光耀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第三阶段始于1959年新加坡自治。在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的推动下,新加坡逐渐走向自治。尽管最初仍是马来西亚联邦的一个城邦,但新加坡人民对于自治的渴望从未停止。1965年因种族和治理体系上的分歧,新加坡被迫宣布独立,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转变虽然充满艰辛,但也为新加坡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独立后的新加坡在李光耀等领导人的带领下,迅速崛起为一个经济强国。他们注重法治建设、教育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加坡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新加坡已经成为全球瞩目“亚洲四小龙”之一,是享誉全球的“花园城市”,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新加坡的人文地理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多样性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拥有‌华族、‌马来族、‌印度族等多个民族。这些民族的文化在新加坡得到了尊重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1. 行政区划

:新加坡没有省市之分,而是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社区(行政区),每个社区由相应的社区发展理事会管理。‌

  1. 自然资源

:新加坡的资源相对匮乏,许多生产生活资源需要进口。然而,通过有效的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新加坡仍然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

  1. 气候条件

新加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雨充足,气温年温差和日温差小,年平均温度在23-35℃之间。‌

人口分布

新加坡的人口密度高,主要民族为华人,占人口的大多数。其他民族包括马来人和印度人等也在新加坡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李光耀曾说:“教育是确保下一代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元素。”

在新加坡教育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引领未来的力量。不论种族、宗教或语言,让有天赋才能的年轻一代接受最好的教育,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是新加坡政府和领导人以及每个家庭的期待。

新加坡,尽管面积不足72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00万,但其教育体系却位居世界领先地位。根据2018年的《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在全球排名第一,超过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根据2019年的《国际学生评估计划》的报告,新加坡的总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表现也位居世界前列,远远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

鱼尾狮(Merlion)不是实际存在的动物,是一种虚构的鱼身狮头的动物,由新加坡华人林浪新为旅游标志设计的形象,为新加坡市中心著名喷水雕塑,是新加坡的城市地标。新加坡圣淘沙发展局于2019年9月20日召开记者会宣布,将重新规划开发旅游胜地圣淘沙岛及附近的勿拉尼岛,并将拆除圣淘沙岛上标志性鱼尾狮为新规划让道。圣淘沙发展局还宣布,岛上鱼尾狮最后一个开放日是2019年10月20日,之后它将被拆除,为新项目让道。

国旗

新加坡国旗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国家建立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颗星的组合紧密而有序,象征着新加坡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国徽

新加坡国徽由盾徽、狮子、老虎等图案组成。红色的盾面上镶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与国旗相同。红盾左侧是一头狮子,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马来语中是“狮子城”的意思;右侧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历史上的联系。红盾下方为金色的棕榈枝叶,底部的蓝色饰带上用马来文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国花

新加坡的国花以一种名为卓锦·万代兰的胡姬花为国花。东南亚通称兰花为胡姬花。卓锦·万代兰是由卓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丽端庄、生命力特强,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气质和刻苦耐劳、果敢奋斗的精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