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Hugh Everett的多世界诠释:量子力学的脑洞大开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00: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Hugh Everett的多世界诠释:量子力学的脑洞大开

1957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生Hugh Everett III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理论:每当一个量子事件发生时,宇宙就会分裂成多个平行世界,每个可能的结果都在其中实现。这个被称为“多世界诠释”(Many-Worlds Interpretation,简称MWI)的理论,不仅解决了量子力学中的测量问题,还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远比想象中更加神奇的宇宙图景。

01

量子力学的测量难题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在被观测前是不确定的,所有可能的状态以概率的形式共存,形成所谓的“叠加态”。只有当我们进行测量时,粒子才会“选择”一个特定的状态出现。这种现象最著名的阐释就是“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一只猫被封闭在一个装有放射性原子的盒子里,如果原子衰变,就会触发毒气释放,猫就会死亡。根据量子力学,原子在未被观测时处于衰变和未衰变的叠加态,因此猫也处于生死叠加的状态。这个荒谬的结论让许多物理学家感到不安,包括爱因斯坦,他 famously 说过:“上帝不掷骰子。”

02

Everett的革命性想法

Everett的多世界诠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他认为,宇宙的一切都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波函数来描述,这个波函数遵循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当进行测量时,比如检查“薛定谔的猫”是否存活,宇宙波函数不会坍缩到某一个特定结果,而是会分裂成多个分支,每个可能的结果都会在其中一个分支中实现。换句话说,猫既死了也活着,只是这两个结果发生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

03

多世界诠释 vs 平行宇宙

多世界诠释与平行宇宙概念虽然相似,但存在重要区别。平行宇宙理论通常指在我们的宇宙之外还存在其他独立的宇宙,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常数和演化历史。而多世界诠释则是量子力学框架下的一个理论,它关注的是微观粒子的测量结果。在多世界诠释中,不同的宇宙分支是由于测量而产生的,它们共享相同的物理定律,只是初始条件略有不同。

04

科学意义与哲学启示

多世界诠释的提出,不仅解决了量子力学中的测量问题,还为我们理解宇宙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暗示着现实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每一次选择和可能性都在某个地方真实地存在着。然而,这一理论也带来了深刻的哲学问题:如果存在无数个平行宇宙,那么“我”到底是谁?我的意识和选择在这些平行宇宙中又是如何分布的?

尽管多世界诠释在提出之初并未受到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开始认真考虑这一理论。它不仅与量子力学的数学框架完全兼容,还避免了其他解释中的一些哲学困境。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多世界诠释的正确性,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宇宙和现实本质的独特视角。

正如Everett在1957年的论文中所说:“我们不必在物理理论中引入任何神秘的‘观测者’概念,也不必区分‘微观’和‘宏观’世界。整个物理世界,包括观察者在内,都可以用统一的量子力学语言来描述。”这种简洁而深刻的洞见,正是多世界诠释最吸引人的地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