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的万达帝国:从巅峰到低谷
王健林的万达帝国:从巅峰到低谷
2024年3月30日,对于王健林来说,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他不得不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将万达商管60%的股权,以600亿元的价格,出售给太盟投资集团等五家机构。这意味着,这位曾经的亚洲首富,失去了对自己亲手创立的商业帝国的绝对控制权。
从棚户区改造到亚洲首富
1988年,王健林在大连创立了万达集团。最初,万达只是一家小型房地产公司,但王健林敏锐地抓住了城市旧区改造的机遇,迅速在大连站稳脚跟。1993年,万达开始跨区域发展,成为中国首家走出本土的房地产企业。
2000年,万达开始战略转型,将业务重心转向商业地产。2005年,万达进行二次改革,将商业、住宅两大公司合并为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万达商业地产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37亿美元,创下房地产企业IPO之最。这一年,王健林以250亿美元的身家,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
多元化扩张与财务危机
2012年,万达并购AMC,成立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正式进军文化产业。随后几年,万达相继收购了瑞士盈方体育传媒集团、美国传奇影业等,业务范围扩展至电影院线、影视制作、主题公园等多个领域。
然而,快速扩张也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2016年,万达的债务问题开始显现。这一年,万达集团收入2901.6亿元人民币,但负债率高达70%以上。2017年,房地产行业遭遇政策严冬,万达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
“断臂求生”:出售资产与引入战投
为了应对危机,王健林开始了大规模的资产出售。2017年7月,万达将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以438.44亿元的价格出售给融创中国,将76家酒店以199.06亿元的价格出售给富力地产。此后,万达陆续出售了多个万达广场和海外资产。
2024年12月,万达再次出售6座万达广场给新华保险。截至2025年1月,万达已累计出售16座万达广场。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万达还不得不引入战略投资者。2024年3月,太盟投资集团等五家机构向万达商管注资600亿元,获得60%股权。
现状与未来:能否重新崛起?
尽管失去了对万达商管的绝对控制权,但王健林仍在积极带领万达走出困境。2024年底,万达新开21家万达广场,门店总数突破500家。万达宝贝王、万达院线等业务也在稳健发展。
2025年1月10日,万达集团召开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全面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部署2025年工作目标。王健林在会上表示,万达将坚持“去地产化”战略,聚焦商业管理、文化、金融等核心业务,同时积极引入新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结语
王健林和万达的故事,是中国商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棚户区改造到亚洲首富,再到如今的困境与转型,展现了中国企业家的坚韧精神。尽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王健林仍在努力带领万达走出困境,期待着重新崛起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