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的民俗盛宴:从汉服巡游到水上婚礼
大运河畔的民俗盛宴:从汉服巡游到水上婚礼
随着古朴庄重的鼓乐响起,上千名两岸汉服爱好者组成32个主题方阵,在浙江西塘古镇内展开巡游。汉之庄重、唐之华美、宋之清雅、明之端丽……汉服爱好者们迤逦行来,仿佛从历史的长廊中走出,每一套服饰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共同交织成流动的风景。
汉服文化周:千年古镇的现代传承
2025年,第13届西塘汉服文化周如期而至。这项始于2013年的文化盛事,如今已成为两岸汉服爱好者的重要聚会。活动发起人、台湾知名作词人方文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汉服文化周连续举办12届,起初参加活动的很多是大学生,随着时间推移,亲子汉服群体开始出现,汉服活动从个人兴趣逐渐拓展为家庭式的参与。”
今年的活动为期三天两夜,除了浩浩荡荡的“朝代嘉年华”巡游,还包含了以《西游记》为蓝本的情景剧、四时风物裙幄游园会、园林实景汉服走秀、“国学好好玩”课程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华灯初上,汉服爱好者手持非遗花灯,行走在西塘各处。抬头仰望,10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带来一场场结合汉服元素的灯光秀,恍若夜空中璀璨星河。
“汉服文化的载体,主要是服装和造型。每个朝代的服装形制有所不同,造型也不一样,可以从中直观地了解到汉服文化的传承。”汉服文化周妆造组组长顾晓颖说。在活动中,她接触到许多优秀的汉服爱好者,也有来自台湾的汉服达人,大家会一起交流对汉服妆造的理解。
大运河畔的民俗盛宴
西塘古镇的汉服文化周只是大运河沿线民俗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山东,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海洋大集三大主题大集同步启动,持续到3月初。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传统民俗的魅力,更体现了文化的创新与活力。
在苏州高新区,2025“新年走大运”活动吸引了近千名参与者。活动线路长约3.8公里,串联起多个运河之畔的新地标。市民从狮山文化广场出发,沿狮山路步行道一路向东奔赴大运河畔,直抵狮山金融创新中心,一路不仅能领略城市风情、欣赏运河两岸风景,还能参与好物集、迎新互动打卡、书法家写福赠联、抽取好运福袋等趣味活动。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在西塘古镇,传统民俗文化正以创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古镇推出的水上婚礼,再现了十里红妆喜气洋洋,仪仗队伍浩浩荡荡的热闹场景。游客还可以在纽扣博物馆制作蕴含“蛇”年吉祥寓意的盘扣,在瓦当体验馆体验瓦当拓印,甚至参与古镇举办的祭灶神、写春联、剪纸等民俗活动,感受西塘非遗文化。
古镇的“时光游园会”主题玩法将带领游客重温儿时旧梦。游客在古镇特设的游戏互动区域,完成滚铁环、抽陀螺、投壶、跳房子等经典游戏,既可以重拾儿时欢乐,还可以在古镇内完成集章打卡趣味任务,收获精美礼品。
民俗文化的现代创新
“汉服是很好的载体,与中国很多传统非遗技艺都能够完美结合在一起。”扬州市古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晓松说。在西塘汉服文化周的“国学好好玩”课程中,草木染、通草花、制扇等都能与汉服结合。随着汉服为更多人所喜爱,也带动很多传统非遗技艺共同蓬勃发展。
“汉服文化推广经历10多年,接下来应该会更加融入生活。”方文山说,“从前,汉服穿戴集中在汉服文化周活动以及七夕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穿上汉服,就有了节庆的仪式感。希望汉服穿戴的仪式感,能够走入日常生活,比如几个小伙伴在闲暇时,出门拍照、野餐、社交等穿上汉服,而不仅停留在节庆的阶段,这样影响会更加广泛。”
大运河沿线的民俗文化,正在以创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出新的活力与魅力。这些活动不仅让大运河沿线的古镇焕发新的生机,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