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土家族》:一个台湾青年的寻亲故事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10: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土家族》:一个台湾青年的寻亲故事

2014年夏天,一个普通的午后,河南灵宝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位年轻人的到来打破了村庄的宁静。他站在村口,有些忐忑地问:“请问这里是张秀兰家吗?”话音刚落,一个老妇人就扑上前一把将他紧紧抱住,大哭起来。这位年轻人就是台湾作家张遇,而这个场景,正是他新书《黄土家族》中最为动人的片段之一。

01

一段跨越海峡的寻亲之旅

《黄土家族》的主人公是张遇的祖父张文学。1930年出生于河南的张文学,在1949年因历史原因去了台湾。在那个通讯不便、两岸隔绝的年代,对家乡的思念成了他心中最深的痛。1988年,也就是两岸开放探亲后的第二年,张文学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返乡之路。此后,每年一次的返乡探亲成了他的固定行程,直到2010年去世。

2014年,在北京大学参加暑期交流活动的张遇,决定追寻祖父的脚步,第一次走进了河南的故乡。当他站在村口,喊出“请问这里是张秀兰家吗?”的时候,他可能并没有想到,这句话会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张秀兰,正是张文学的妹妹,虽然素未谋面,但她一眼就认出了这个来自台湾的侄子。墙上挂着的,是张文学从台湾带回来的家人的照片,她不知细细看了多少次。

02

一部记录两岸亲情的家族史

张遇被这个场景深深打动,他决定将这个故事记录下来。从2014年开始,他定居北京,开始了长达近10年的写作之旅。为了还原最真实的历史,他不仅搜集了大量的史料,还十几次到河南寻访亲友、邻里和知情人,通过口述访谈获取更多细节。

《黄土家族》就这样诞生了。这不仅仅是一部家族史,更是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见证。书中记录了张文学从河南到台湾,再到返乡探亲的曲折历程,也展现了两岸亲人之间跨越时空的思念与牵挂。

03

一个关于家和亲情的故事

2024年12月6日,《黄土家族》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两岸青年书店举行。发布会上,张遇动情地讲述了这本书背后的故事。他表示,虽然自己从小和爷爷十分亲近,却是在写作过程中才完全了解爷爷,进而了解自己的家族。这个过程让他深刻理解了“两岸一家亲”的真正含义。

这本书的出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议。许多读者表示,读完之后,想家了,想回家和父母聊聊,听他们讲自己的青春往事。正如一位读者所说:“这本书不仅是记录他们的家事,也是许多台湾家庭到大陆寻根的缩影,更是一个关于家和亲情的故事。”

04

血脉相连,亲情永存

在当前民进党当局不断推进“去中国化”政策的背景下,《黄土家族》的出版显得尤为珍贵。它用最真实的故事,展现了两岸同胞无法割裂的血脉联系。正如台海出版社社长窦为龙所说:“虽然窄窄的海峡暂时阻断了两岸相聚的道路,但无法抵挡血脉相连的亲情。”

张遇说,他的笔名“张遇”,寓意着“相遇”。从最初的模糊概念,到真正踏上河南的土地,他终于深切感受到了血脉相连的亲情。而那一湾浅浅的海峡,终究无法阻挡两岸同胞更多美好的相遇。正如他在书中所写:“家乡,是孤岛上遥望不见的黄土高原……穿越大雾笼罩的历史泥沼,在洋流与黄河之间,亲情汇流。”

《黄土家族》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两岸关系如何发展,血浓于水的亲情永远是最真实、最动人的力量。正如张遇所说:“一家人,一定是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