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河北段:文化遗迹探秘之旅
大运河河北段:文化遗迹探秘之旅
秋天的大运河畔,金风送爽,水波粼粼。从沧州到香河,再到东光,大运河河北段的文化遗迹如同一颗颗明珠,串联起千年运河的璀璨历史。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文化探秘之旅,感受大运河河北段的独特魅力。
吴桥杂技:运河畔的“杂技之乡”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谣,道出了吴桥杂技的深厚底蕴。作为中国杂技发源地之一,吴桥杂技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大运河的贯通,为这门古老艺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千百年来,吴桥杂技艺人沿着大运河北上南下,将杂技艺术传播到北京天桥、南京夫子庙、上海大世界,甚至远渡重洋巡游欧美。如今,吴桥杂技大世界已成为中外游客体验中国杂技文化的必打卡地。
“当年,我们的祖辈都是沿着大运河耍把式,运河养活了我们这些杂技艺人。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们把运河的文化和非遗的技艺传承了下来。”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演员彭立新的一番话,道出了吴桥杂技与大运河的不解之缘。
北运河香河段:京畿首驿展新颜
从北运河香河中心码头出发,乘船一路北上,河道蜿蜒,绿水依依,水面上不时有水鸟翩跹,两岸风光如画。“不仅能坐船欣赏美景,还能品尝各种美食,真是不虚此行。”北京游客李怡轩在香河度过了惬意的一天。
北运河香河段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也是北运河旅游通航的出京第一站。大运河在香河绕出一柄寓意吉祥的“如意”形状,运河水顺着这柄“如意”,由北向南流经鲁家务码头、中心码头、王家摆码头、安运码头、金门闸码头,为“京畿首驿”注入勃勃生机。
2022年6月,北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了游船互联互通。香河县打造了“运河新八景”,包括河湾鹭影、半岛幽芳、如意港湾、十里烟柳等,让游客在游船之上尽览运河风光。
谢家坝:百年“糯米大坝”的智慧
在东光县连镇镇的大运河畔,一座约三人高的大坝静静矗立,这便是谢家坝,又被称为“糯米大坝”。这座建于清朝末年的水利工程,全长218米,厚3.6米,高5米,是大运河河北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两个遗产点之一,也是河北省仅存的两处夯土坝之一。
“它应用的是古代一种相当成熟的筑坝技术——‘糯米砂浆’筑坝技术。”东光县连镇镇副镇长于澄介绍道。在谢家坝水工智慧展示馆内,通过实物、文字、模型等形式,展示了这一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结晶。
近年来,东光县深挖大运河文化内涵,依托谢家坝“糯米大坝”遗产区位优势,陆续打造了谢家坝水工智慧展示馆、大运河森林公园等,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运河画卷。
大运河河北段的文化遗迹,见证了千年运河的沧桑巨变。如今,在新时代的春风里,这些文化遗产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秋高气爽,正是探访大运河河北段的最佳时节,不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文化之旅,感受千年运河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