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符文彬教授团队:针灸治疗焦虑症的创新与突破
广东省中医院符文彬教授团队:针灸治疗焦虑症的创新与突破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焦虑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众多治疗方法中,针灸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关注。广东省中医院符文彬教授团队在针灸治疗焦虑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符文彬教授团队的权威地位
符文彬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大针灸科主任,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广东省中医药领军人才。他带领的团队长期致力于针灸治疗抑郁相关病症的研究,从2000年开始就进行相关临床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针灸治疗焦虑症的原理
从中医角度,焦虑症属于“情志疾病”,与“惊悸怔忡”“郁症”“不寐”等相关。《黄帝内经》指出,情绪问题通常引发焦虑症状,气血运行不畅、气机阻滞是此病症的基础病机。针灸治疗通过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来缓解症状,具体方法包括针刺、艾灸等多种技术,重点穴位包括神门、内关、太冲等。
现代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松果体激素(褪黑素)具有调节作用,从而改善睡眠。针灸还能促进体内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有助于调整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疏肝调神”整合针灸治疗模式
符文彬教授团队创新性地提出“疏肝调神”整合针灸治疗模式,整合针刺、皮内针、艾灸等多种特色针灸技术。团队围绕这一主题,主持了30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发表在《Trials》《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等国际知名期刊。
该模式强调“疏肝为主,调气为先,重在治神”的指导思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临床研究证实,这种整合治疗模式对轻中度焦虑症患者效果显著,可以减轻药物的副作用,减少药物用量,甚至防止复发。
临床疗效对比:针灸vs药物治疗
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针灸治疗具有独特优势:
- 无副作用和成瘾性:药物治疗常伴有副作用,且容易产生依赖,而针灸治疗安全无副作用。
- 整体调节作用:针灸不仅能缓解焦虑症状,还能改善睡眠质量,调节消化功能,达到整体治疗的效果。
- 个性化治疗:针灸治疗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方法,实现个性化治疗。
展望未来
符文彬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已推广至全国10多个省份的100多家医院,为更多患者带来了福音。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针灸治疗焦虑症必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对于饱受焦虑症困扰的患者来说,针灸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且无副作用的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