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地铁7号线:环保黑科技护航泉水之城
济南地铁7号线:环保黑科技护航泉水之城
济南地铁7号线全长约36.5公里,贯穿城市南北,是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重要的骨干线路。在建设过程中,7号线不仅注重工程进度和质量,更在环保技术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特别是在泉水保护方面,采用了多项“黑科技”,实现了地铁建设与泉水保护的和谐共生。
地下水导流技术:让泉水绕道而行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地下泉水纵横交错,如何在地铁建设中保护这些珍贵的泉水资源,成为工程面临的首要难题。7号线创新性地采用了地下水导流技术,通过在地铁隧道两侧打设垂直入渗的砂石桩,利用沙子和石子的渗透性,将地下水引导至地铁隧道下方,再通过导流系统将水引回原位。这种“U型管”原理的应用,使得泉水径流能够从地铁隧道底部绕行,既保证了地铁施工的正常进行,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泉水的扰动。
抽灌一体化智能回灌设备:实现100%回灌率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地下水抽取作业。为了确保这些宝贵的地下水资源不被浪费,7号线采用了抽灌一体化智能回灌设备。这种设备由降水井、抽水泵、沉淀池、过滤器、压力罐、回灌泵等组成,通过电控系统实现远程控制。抽取出的地下水经过沉淀和过滤处理后,再次回灌到地下,整个过程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确保了回灌率高达100%。
这种设备不仅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鲜有先例。日本大阪地域地盘环境研究所所长桥本正评价说:“如此大量的抽水,并长期保持100%净水成功的案例,在日本乃至世界都很少见。”
创新防尘技术:打造绿色施工新典范
除了在泉水保护方面的创新,7号线在施工环保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在龙奥大厦站,项目团队采用了高强度、高耐久性的充气膜材料,通过向膜内充气形成“中空自稳定结构”,实现了扬尘和噪音的有效控制。而在洪楼广场站,施工人员则创新性地使用了“防尘天幕”系统。这种天幕由支撑钢结构、轨道系统和传动系统组成,可以根据施工区域的变化及时开启,将土方开挖作业从“露天”变为“室内”,显著提升了扬尘防治效果。
这些环保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善了施工环境,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更体现了济南地铁建设中“绿色施工”的理念。随着7号线的稳步推进,这些创新技术必将在更多地铁建设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