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人”?“e人”? 不如做让自己快乐的人
“i人”?“e人”? 不如做让自己快乐的人
MBTI人格测试中的“i人”(内向)和“e人”(外向)类型引发了广泛讨论。本文通过采访龙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探讨了他们对“i人”和“e人”的理解、个人经历以及对MBTI测试的看法。
“e人”都是“自来熟” “i人”超怕面对镜头
同学们,听过“i人”“e人”吗?
当然!而且我是妥妥的“e人”!
我是“i人”,比较容易害羞……
我是“i人”,不过我在熟人面前挺“e”的,但对陌生人就很“i”。
你们是怎么理解“i人”“e人”的呢?
按我的理解,“i人”是“社恐,”“e人”是社牛吧!
“e人”应该是很开朗自信的,而且是社交达人,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社交场合,“i人”恰好相反,比较恐惧社交。
你们做了“MBTI”测试题吗?知道自己具体是16种人格中的哪一种?
我测了自己是“ISTP”,我感觉大部分还是挺准的:对事物的好奇心强,勇于探寻真理,但不求甚解。也有不准的方面,比如测试结果说我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但其实我很容易放弃……
在心理课上,老师也带着我们做过这种测试,我测出来是“INFP”,我感觉还蛮准的,比如不太主动,更喜欢自己独处。
你们会特别相信这类性格测试吗?
半信半疑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用16种人格概括多少有点片面,而且这类测试题只是辅助我们认清自己的工具,我们到底是怎样的人,还是自己或者身边人的评判最为准确。
可以信,但不能全信,因为人都是会变化的,也许过多几年再做这个测试,结果又会不一样呢。
说说你们或者你们身边人做过的最“i”或最“e”的事吧!
最“i”的一次是去便利店买东西,收银员不在柜台,我猜他可能在仓库理货,但我就是不敢大喊一句“有没有人呀,我要买单”,只好站在原地干等,直到收银员忙完回到柜台……最“e”的一次嘛,大概就是拍摄竞赛宣传片了,因为要上镜露脸,我真的超级紧张……“i人”真的很害怕面对镜头啊!
我们“e人”基本都是“自来熟”,我可以很自然地跟陌生人介绍自己,并且会通过勾肩搭背、握手等肢体接触迅速拉近距离,只要有我在的地方,基本不会冷场,因为我会说各种网络热梗来活跃气氛,也会积极带动大家的情绪。我觉得做一个“e人”实在太棒了,因为可以结交很多新朋友,正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交朋友真的是多多益善!
“i”是很正常的状态 现代人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
两位男生,你们是“i人”还是“e人”?
(异口同声)“i人”……
好吧,估计这次采访会有点困难……话说回来,你们觉得“i人”是不太好的词吗?
我认为“i”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i人”也没有什么可感到羞耻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既然有“e人”,就一定会有“i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也都有各自的人格魅力,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人,那才真的可怕。
有道理。那么你们“i”的表现是什么?
我话比较少,不太喜欢主动找人聊天。有时候想找老师问问题却一直开不了口,也不好意思向同学们求助。
我和廖建华差不多,这应该是大部分“i人”的共性吧。我是那种笔掉在地上都不敢让同学帮忙捡的人,等到下课后,才自己默默地捡起来……
我认证,你们确实是如假包换的“i人”!所以你们的朋友也都和你们性格相近吗?
我的朋友中有“e人”也有“i人”,比例大概是一半一半吧。我觉得“i人”“e人”都无所谓,只要彼此合得来、有共同话题就行。
我身边的“e人”朋友比较多。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是开朗活泼的,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乐于交朋友,外向大方的人也的确更受人欢迎。
你们有想过把自己变得更“e”一点吗?
其实我已经比初中时候的自己“e”很多了。初中的我真的非常“i”,在学校一个星期都说不上两句话,也完全融不进集体。现在我好多了,能够渐渐打开心扉了。而且我的性格比较温和,不喜欢斤斤计较,懂得包容和忍让,朋友们都觉得和我相处不累。
我是满意自己现在这个状态的,但也许我的朋友不太满意,毕竟我真的太“i”了。而且我很在意他人的目光,所以也想过改变,让自己更外向一点。我曾经尝试主动和陌生人搭讪,但还是以失败和尴尬告终……“i人”想改变可不容易啊!
慢慢来,一定会越变越好的!对了,你们觉得“MBTI”测试为什么会火起来呢?
之所以火起来,除了有短视频这类更受人们关注的传播方式的推动,也因为“MBTI”本身的优点,比如题型丰富,准确性高……更重要的是,我觉得现代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性格特质和心理健康了,多做这类性格、心理测试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改善心理状态。
现代人的压力比较重,不管男女老少,都有可能面临不同的心理压力,所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非常重要。而很多人其实并不太了解自己,所以多做“MBTI”这类性格测试还是很有用的。“MBTI”火起来,也反映了大家对自己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在升高,这是一件好事。
无论“i人”还是“e人” 自己开心才最重要
同学们好,来聊聊“i人”“e人”的话题吧!
我是“i人”,性格比较害羞内向。
我是“e人”,之前做了“MBTI”200多道测试题,测出自己是“ESTP”,这种性格的人心细胆大,做事认真严谨,精力也很充沛!
我觉得我是“i人”,但做完测试发现是“ESFP”,有点离谱……有一说一,“ESFP”里的“做事有条理、有计划,比较感性”的描述倒是挺符合我的。
你们是怎么了解到这个测试的?
我是通过看短视频了解到“MBTI”的。视频里会由真人演出“i人”“e人”在面对同一件事时的不同态度,以此表示两种类型的差别。如在同一个社交场合中,“e人”会表现得落落大方,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i人”则会纠结到底要不要打招呼,如果对方不理自己,会不会很尴尬……这类视频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认识这两类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我哥是个“e人”,他真的很喜欢交朋友!上周六我跟他一起去给电车充电,结果他和一个同样来充电的哥哥不到10秒钟就聊得火热。我作为“i人”,做过最“e”的一件事应该就是帮我妈妈的朋友发传单了,不仅要将传单发给很多陌生人,还要向他们介绍传单的内容……发完传单后,觉得自己的身体都被掏空了……
我做过最“e”的一件事,就是爬山登顶后,大喊一句“我登顶了”,为了鼓励自己,我还喊出了当时最迫切的愿望:“拿国家二级证书!”
对于我们“e人”来说,没有最“e”,只有更“e”!我是跆拳道国家二级运动员,每次参加市队训练都会自觉站在最前面,我想让教练更好地看到我并指导我,我也想尽可能地展现自己。
你们觉得“i人”“e人”之间有“次元壁”吗?
我原来挺“i”的,但接触很多“e人”朋友后,我被他们带动得更加阳光开朗了。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我觉得这两类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也没有什么“次元壁”。
我也没有觉得“i人”就比“e人”差。与其说“i人”内向,不如说他们倾向独立思考、深入研究,更在意自己的内心世界,能通过自主学习来提升自己。而且“i人”“e人”也可以很好地做朋友,取长补短。
“i人”低调内敛、稳重坚韧,“e人”热情开朗、外向果敢,两者都有优点,我认为不管是哪一种,只要你自己觉得舒服、快乐就好。
如果“i人”想变得更开朗一些,我作为过来人,可以给几点建议:首先要建立自信,别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做事不要瞻前顾后想太多,怎么舒服怎么来;其次是要敢于沟通,不要怕说错话,只要专注于表达自己就好。无论“i人”还是“e人”,都要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逐渐完善自己的性格和能力。
说得真好,献上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