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在深圳法院落地:AI助力司法工作智能化升级
“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在深圳法院落地:AI助力司法工作智能化升级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法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作为法律行业的基座大模型,它已率先在深圳法院落地应用,为司法工作插上了科技翅膀。
智能辅助审判,法官减负增效
在深圳法院,以“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为支撑的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1.0版已全面上线运行。该系统集成了四大核心功能模块:
立案智审:通过智能分析起诉状、证据材料等,辅助法官快速完成立案审查,有效解决了月末、季末“立案难”问题。
智能阅卷:能够自动识别和提取关键信息,生成案件要素摘要,让法官从繁杂的卷宗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核心争议点的判断。
智能庭审:提供实时的法律条文推送、类案参考,帮助法官在庭审过程中做出更精准的判断。
智能文书:自动生成裁判文书初稿,大幅减少法官的文书撰写时间。
深圳某基层法院法官表示:“使用这个系统后,阅卷时间减少了30%,撰写文书效率提升了50%。我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案件的关键疑难点上。”
技术优势:3.2亿篇文献训练,安全可靠
“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是在清华大学千亿参数通用大模型基座上,经过专门优化训练而成。它使用了最高人民法院“法信”平台的全量数据资源,包括3.2亿篇法律文献、裁判案例等,总字数达3.67万亿字。
为了确保模型的安全可靠,研发团队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
课程学习机制:分阶段、递进式地使用不同类型训练数据,最大化专业数据价值。
数据治理与合成技术:解决特定场景下数据样本量有限的问题。
安全对齐语料:培养模型正确的价值观,确保输出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链路多级工程方案:从数据源到输出结果的全流程安全管控。
未来展望:打造法律人的AI助手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开发更多应用场景,让“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成为法律从业者的得力助手。
即将上线的应用包括:
办案助理:提供全流程智能化辅助,帮助法官高效处理案件。
普法助手:面向公众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
领域找法查案专家:针对特定领域的法律需求提供专业支持。
个人法律知识管家:为法律从业者提供个性化知识管理服务。
这一系列应用将有力推动法律行业数字化转型,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司法公正提供科技支撑。
“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的发布和应用,标志着我国司法工作迈入了智能化新时代。它不仅优化了审判效率和质量,更为法律从业者和普通民众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体验。随着更多应用场景的开发,这一创新成果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