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定位技术为铁路安全插上科技翅膀
北斗定位技术为铁路安全插上科技翅膀
近日,铁路装备“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能源大通道下铁路装备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与实践”案例荣获国家级卓越案例称号。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北斗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创新应用,更体现了我国铁路行业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显著成就。
北斗技术:铁路安全运行的“千里眼”
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面,北斗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3年7月,由铁路卫星与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北斗定位技术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应用指南》工作大纲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各大设计院所等单位的60余位专家,共同探讨北斗技术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应用。
与会专家指出,北斗技术的应用将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通过高精度定位,可以实现更精准的列车位置追踪和速度测量,从而优化列车运行调度,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北斗技术还能为列车提供更可靠的导航服务,特别是在GPS信号较弱的隧道和城市峡谷等复杂环境中。
户外作业安全防护:为铁路工人筑起“安全屏障”
在铁路巡检维护、检修等户外作业中,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为保障作业人员安全,铁路部门创新性地将北斗RTK高精度定位技术与4G执法记录仪相结合,开发出一套智能安全防护系统。
该系统通过在铁路沿线部署北斗RTK地面CORS基站,为作业人员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作业人员佩戴的4G执法记录仪能够实时将位置信息传输至后端平台,一旦误入危险区域,系统将立即在现场和后端平台触发报警并语音警告,将安全生产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这一创新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作业安全性,还优化了巡检效率。据统计,自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铁路巡检作业中因误入危险区域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大幅减少,真正实现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基础设施监测预警:全天候守护铁路安全
在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领域,北斗技术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以湖南省为例,该省已成功构建起一套基于北斗的智能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融合了北斗导航定位、InSAR卫星遥感、卫星天基通信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桥梁、隧道、边坡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全天候监测。
在具体应用中,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可对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毫米级的形变位移监测。通过卫星物联网星座补充地面网络“盲区”,即使在无人区也能实现监测数据的天基传送。同时,系统还具备基于力学模型和AI数据驱动的“双核”引擎,能够对获取的多维数据进行专业分析和处理,实现科学评估与精准预警。
创新引领未来:北斗技术助力铁路智能化发展
目前,北斗技术已在多个铁路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例如,在渝黔高速扩能重大风险边坡群监测项目中,通过北斗监测系统提前预警,成功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挽回经济损失约1000万元。在云南省串丝至佛耳岩段鲁家岗隧道项目中,北斗技术为隧道结构安全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北斗系统的持续优化升级,其在铁路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深入。从列车运行控制到基础设施维护,从户外作业安全到应急救援指挥,北斗技术正为铁路行业插上智能化的翅膀,助力我国铁路事业迈向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未来。
正如单杏花等时代楷模所展现的精神,铁路人始终以创新为驱动,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不断推动铁路技术的发展进步。北斗技术在铁路中的应用,正是这一精神的生动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北斗技术的助力下,我国铁路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