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心脏杂志》重磅发布:参松养心胶囊显著降低房颤消融术后复发风险
《欧洲心脏杂志》重磅发布:参松养心胶囊显著降低房颤消融术后复发风险
欧洲时间8月23日,国际心血管病领域顶级期刊《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刊登了由中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一项重要研究。该研究发现,参松养心胶囊可显著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一年内复发风险达40%。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价值,更为广大房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研究背景与设计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据中国房颤中心联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房颤人群患者人数高达2000万。房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风险。
射频消融术是房颤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具有微创、无痛、恢复快等优势。然而,射频消融术后房颤仍有较高的复发可能,这一直是临床医生和患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解决这一难题,黄鹤教授团队牵头开展了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在全国24个省/直辖市的66家医院进行,共纳入920例完成首次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术后1年内房颤复发率。
研究结果与临床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一年内复发风险40%,显著降低术后3个月及6个月房颤负荷(房颤持续时间和房颤发生频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首次发生房扑/房颤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它为持续性房颤患者提供了一种创新、有效、安全、可长期使用的优化治疗方案。其次,该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展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广阔前景。
参松养心胶囊的作用机制
参松养心胶囊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治疗心律失常的创新药物,于2003年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既往研究发现,该药具有整合调节的作用,可改善微循环、改善传导功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阻断多离子通道以及抑制心脏重构。
值得注意的是,参松养心胶囊此前已展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一项临床循证研究显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与普罗帕酮相当,改善症状优于普罗帕酮,且安全性良好。2009年,“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结合最新指南解读
就在不久前,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4)发布了最新的《2024 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新指南首次提出了“AF-CARE”的综合管理策略,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管理模式。
在这一背景下,参松养心胶囊的研究成果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为房颤消融术后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选择,也进一步丰富了房颤综合管理的内涵。结合指南中关于室率与节律控制、预防卒中及血栓栓塞等方面的建议,参松养心胶囊有望在房颤患者的长期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展望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影响因子高达37.6的《欧洲心脏杂志》,充分说明了其在心律失常防治领域的重要意义。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的子课题,该研究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有力证据。
未来,随着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开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参松养心胶囊等中医药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为全球房颤患者提供了一个值得期待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