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民政部调研乐予基金会:社区治理创新模式获肯定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01: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民政部调研乐予基金会:社区治理创新模式获肯定

近日,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及北京市民政局研究室领导一行到访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对其在社区治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深入调研。此次调研聚焦社区慈善的现状、需求以及发展前景,旨在为完善并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提供决策参考。作为一家5A级公募基金会,乐予基金会通过设立“建外红”公益专项基金等创新模式,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01

“建外红”模式: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

“建外红”公益专项基金是乐予基金会与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合作成立的社区公益基金,旨在整合社区资源,推动居民自治与共建。该基金的成立标志着乐予基金会开始深度参与社区治理,成为其社区治理实践的典型案例。

“建外红”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多方参与的社区公益生态系统。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乐予基金会不仅为社区治理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个平台,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紧密连接在一起。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社区治理中资源分散、力量薄弱的问题,实现了各方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具体运作上,“建外红”基金采取了以下创新举措:

  • 项目化运作:通过设计和实施具体的公益项目,精准回应社区需求。例如,针对社区环境治理、养老服务、青少年教育等不同领域,设立专项资助计划。

  • 居民自治: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项目设计和实施,培养社区领袖,提升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能力。

  • 社会动员:广泛动员辖区内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形成社区治理的合力。

02

多方联动: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

乐予基金会在社区治理中的另一个亮点是其多方联动的运作机制。通过与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乐予基金会有效整合了各类资源,形成了社区治理的新格局。

例如,乐予基金会与东四街道合作成立的“巷光聚邻”社区公益专项基金,与西罗园街道合作成立的“西风惠普罗”公益专项基金,都是这种合作模式的具体体现。这些基金不仅为街道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化运作,精准对接社区需求,提升了社区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此外,乐予基金会还积极探索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以蜜雪冰城为例,双方在西藏日喀则地震救援中的合作,展现了企业与公益组织在应急救灾领域的协同效应。这种合作不仅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有效渠道,也为公益组织带来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03

可持续发展:社区治理的长远之道

可持续性是乐予基金会社区治理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培养社区自治能力、构建多方合作网络,乐予基金会确保了其社区治理项目的长期运行。

以“建外红”基金为例,该基金通过设立专项账户、规范资金使用、定期审计等措施,确保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可持续性。同时,通过培养社区自治能力,逐步实现从“外部输血”到“内部造血”的转变,为社区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4

对比分析:乐予模式的特色与优势

与同类公益组织相比,乐予基金会在社区治理方面展现出独特的特色和优势。

以四叶草堂的社区花园项目为例,虽然两者都注重公众参与和可持续发展,但乐予基金会更侧重于构建一个多方参与的公益生态系统,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实施具体项目、培养社区自治能力等系统性措施,实现社区治理的创新。而四叶草堂则更多聚焦于社区花园这一具体场景,通过空间营造和活动组织来推动社区参与。

05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与突破

面对社区治理的新挑战,乐予基金会已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一方面,将继续深化与街道、社区的合作,探索更多元的社区治理模式;另一方面,将加大资源筹措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基金运营效率。同时,乐予基金会还将加强与其他公益组织、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社区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民政部此次调研,既是对乐予基金会过往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待。作为一家致力于社区治理创新的公益组织,乐予基金会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公益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随着社区治理需求的不断变化,乐予基金会将继续发挥其平台优势,整合各方资源,为构建和谐社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