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发布,MAFLD诊疗迎来新标准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发布,MAFLD诊疗迎来新标准
近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布了《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这是继2019年版指南发布后的一次全面更新,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脂肪性肝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指南更新要点
新版指南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重要更新:
术语更新:指南采用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这一新术语,取代了原有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这一变化体现了疾病命名与国际接轨,更准确地反映了疾病本质。
临床分型分期:指南对MAFLD的临床分型和分期进行了详细描述,有助于临床医生更精准地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诊断标准:更新了MAFLD的诊断标准,特别强调了代谢功能障碍的评估,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组分。
筛查与评估:指南特别强调了进展性肝纤维化的筛查和无创诊断的重要性。建议对所有MAFLD患者进行肝纤维化评估,以识别高危人群。
多学科协作:指南提倡建立多学科团队(MDT)协作管理模式,包括肝病科、内分泌科、营养科、运动医学科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新版指南的发布将对我国MAFLD的临床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规范化诊疗: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有助于提高诊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早期识别高危患者:通过强调肝纤维化的筛查,有助于及早识别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的高危患者,及时进行干预。
多学科协作:指南提倡的MDT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促进健康管理:指南强调了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性,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推动患者积极参与健康管理。
脂肪肝防治刻不容缓
脂肪肝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我国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MAFLD不仅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还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新版指南的发布,为我国MAFLD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最新的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于广大患者而言,及时了解指南内容,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积极参与健康管理,是控制病情、改善预后的关键。
脂肪肝的常见症状包括消化系统不适(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右上腹疼痛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改善生活方式对缓解脂肪肝至关重要,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酒以及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MAFLD的防治工作迈入了新阶段。我们期待在指南的指导下,我国MAFLD的诊疗水平能够进一步提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