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奉打更人》:一场原著粉与改编剧的“爱恨情仇”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10: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奉打更人》:一场原著粉与改编剧的“爱恨情仇”

《大奉打更人》自2024年12月28日开播以来,这部改编自卖报小郎君同名网络小说的古装玄幻探案喜剧引发了广泛热议。然而,与制作团队预期的“爆剧”效果相反,该剧在豆瓣仅获得5.4分的低分,原著粉丝更是表示“无法观看”。这场改编引发的争议,不仅反映了原著粉与剧集观众之间的审美差异,更折射出IP改编剧在平衡各方需求时面临的困境。

01

原著的魅力与电视剧的改编

《大奉打更人》原著是一部融合了仙侠、探案、喜剧等元素的网络小说,讲述了现代青年杨凌意外穿越到大奉王朝,成为打更人许七安后,凭借现代知识和推理能力破解奇案,与伙伴们共同对抗暗黑势力的故事。小说的成功在于其独特的世界观设定、紧凑的剧情推进和鲜明的角色塑造。然而,电视剧版的改编却让原著粉丝感到失望。

原著中,许七安是一个兼具智慧与正义感的角色,他不畏强权,豪气干云,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但在电视剧中,许七安的形象被大幅改动,变得卑躬屈膝、市侩油滑,失去了原著中的英雄气质。这种人设的改变,让许多原著粉丝难以接受。

此外,电视剧对原著的重要剧情进行了大量删减和改编。例如,原著中第一个小高潮——云州之战,在剧中被完全删除。这场战役展现了许七安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是塑造其英雄形象的关键情节。删减这一剧情,无疑削弱了角色的感染力。

02

电视剧的改编策略

制作团队在改编时采取了“削减男频要素,填充‘甜宠’风格轻喜剧”的策略,试图扩大受众群体。然而,这种改编方向却背离了原著的核心魅力。

电视剧过度喜剧化的处理方式,让许多严肃的剧情变得轻浮。例如,剧中许七安一家人的表现被指“不是喜剧,而是闹剧”。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没有增加笑点,反而让剧情显得尴尬和做作。

此外,电视剧增加了大量临安公主的戏份,甚至将一些原本属于其他角色的剧情安在她身上。这种改动让原著中原本可有可无的临安公主成为重要角色,进一步偏离了原著的叙事重心。

03

观众反馈与评分

原著粉丝对电视剧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剧情过度喜剧化:许多观众表示,剧中的喜剧桥段不仅不好笑,反而让人感到尴尬。这种过度喜剧化的处理方式,让原本严肃的剧情失去了应有的紧张感和悬疑性。

  2. 角色人设改动:许七安等主要角色的人设被大幅改动,失去了原著中的魅力。例如,许七安从一个正义感强、智慧过人的英雄,变成了一个油滑市侩的小人物。

  3. 剧情删减与拖沓:重要剧情被删减,而一些无关紧要的戏份却被过度渲染。例如,临安公主与平阳郡主的回忆戏份连续出现三集,这些内容既无趣又无助于推动剧情。

普通观众对剧集的评价则呈现出两极分化。一部分观众认为剧集融合了玄幻、爱情、悬疑、探案、喜剧等多种元素,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他们称赞剧集的特效画面出色,演员阵容豪华,整体质感精良。然而,另一部分观众则指出剧集存在逻辑不够严密、破案情节过于简单、演员表演痕迹重等问题。

04

总结与反思

《大奉打更人》的改编案例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IP改编剧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必须尊重原著的核心魅力和粉丝情感。改编不应是简单的“魔改”,而应该是在保持原著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对于制作团队而言,平衡原著粉丝和普通观众的需求是一个挑战。这需要在改编时充分考虑原著的核心要素,同时也要让非粉丝观众能够快速进入剧情。过度的商业化考量和营销策略,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剧集失去最本质的吸引力。

对于原著粉丝而言,也需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改编。毕竟,影视作品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局限性,完全复刻原著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看改编是否抓住了原著的精神内核,是否能够为观众带来新的体验和思考。

《大奉打更人》的改编争议,让我们看到了IP改编剧面临的复杂性。只有在尊重原著、创新表达和商业考量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打造出既受粉丝认可又受市场欢迎的优秀作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