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后肋骨骨折,如何依法维权?
车祸后肋骨骨折,如何依法维权?
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一位行人被摩托车撞伤,导致多发性肋骨骨折。经过司法鉴定,伤者构成九级和十级伤残。在律师的帮助下,伤者最终获得了22万元的赔偿。这个案例揭示了在车祸导致肋骨骨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肋骨骨折的伤残鉴定与赔偿标准
在交通事故中,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伤害。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肋骨骨折的伤残等级分为十级、九级和八级:
- 十级:四根以上肋骨骨折或两根以上肋骨缺失
- 九级:八根肋骨骨折或四根肋骨缺失
- 八级:十二根以上肋骨骨折
伤者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包括:
- 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
- 误工费: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
-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期限确定
- 交通费:按照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
-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 残疾赔偿金:根据伤残等级和当地标准计算
维权的具体步骤
保护现场与报警: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拍摄现场照片,收集目击者信息。同时,开启应急警示灯,在车后适当距离设置三角警告牌(普通道路50-150米,高速公路上至少150米)。
及时就医:尽快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并保存所有医疗单据和诊断证明。这些将是后续索赔的重要依据。
伤残鉴定:根据伤情,及时进行伤残鉴定。伤残鉴定结果将直接影响赔偿金额。
协商赔偿:收集所有相关证据后,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如果对方投保了交强险,应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再由商业保险或侵权人赔偿。
法律途径: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委托律师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实际案例参考
2023年9月,北京市海淀区发生一起摩托车与行人碰撞交通事故。王丽驾驶一辆二轮摩托车,与行人李梅及另一行人哈志国发生碰撞,导致三人均受伤。交警部门调查后认定,王丽因违反交通规则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李梅和哈志国无责任。
事故发生后,李梅因受伤严重,被送往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李梅遭受了多发肋骨骨折、颅内损伤等伤害,并在医院治疗22天。住院过程中经诊断,李梅遭受了多发肋骨骨折、颅内损伤等伤害。经北京中衡司法鉴定所评估,李梅的伤情构成九级和十级伤残,综合赔偿指数为25%。
李梅在和王丽多次沟通赔偿事宜无果后,选择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来到北京国晖律所寻求帮助。国晖律所指派许佳嘉律师办理该案。许律师了解案情后,第一时间协助李梅联系鉴定机构,经司法鉴定所评估,李梅的伤情构成九级和十级伤残,综合赔偿指数为25%。随后许律师收集并整理了所有相关的医疗记录、护理协议、发票等证据材料,并向法院提出了详细的诉讼请求,要求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此外,许律师还积极与涉案保险公司沟通,确保李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丰台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最终判决如下:判定王丽在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十日内向李梅赔付总计22万元,涵盖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财产损失费以及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残疾辅助器具费和交通费等合理费用。
总结
在遭遇交通事故导致肋骨骨折的情况下,及时就医、保存证据、进行伤残鉴定是维权的关键步骤。同时,了解赔偿标准和流程,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能够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记住,法律是保护受害者权益的重要工具,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