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癌症先兆?
体检查出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癌症先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肿瘤标志物作为癌症筛查的重要指标,逐渐被纳入各种体检套餐中。然而,很多人对肿瘤标志物的理解存在误区,常常将标志物升高与癌症直接画等号。那么,肿瘤标志物升高是否就意味着患上了癌症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一问题。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组织产生,或由人体被肿瘤组织刺激产生,然后分泌到血液中,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一类物质。对于一些太小的肿瘤,影像检查可能难以发现,此时肿瘤标志物检测就能发挥重要作用,帮助识别早期癌症患者。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妇科肿瘤标志物:
糖类抗原125 (CA125):主要用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腺癌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水平也会升高,但很少超过200U/ml。
糖类抗原19-9 (CA19-9):可用于卵巢肿瘤、子宫内膜癌、宫颈腺癌等检测。同时,消化道癌症,如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等该指标也会升高。
人附睾蛋白4 (HE4):是最佳的卵巢癌标志物,常与CA125联合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
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是鳞癌的肿瘤标志物,适用于宫颈癌的检测。
甲胎蛋白 (AFP):用于生殖细胞卵巢癌的检测。除此之外,它是检测肝癌、消化道肿瘤肝转移常用的指标。
癌胚抗原 (CEA):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可用于多种癌症检测。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阴道癌和外阴癌等多种妇科肿瘤中,CEA水平也会升高。
肿瘤标志物除了用于癌症的早期检测外,还可以用于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以及癌症治疗效果的评估。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癌症吗?
需要强调的是,肿瘤标志物虽然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其特异性较低。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同样,肿瘤标志物没有升高也不能完全排除问题。因此,肿瘤标志物的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总而言之,肿瘤标志物异常并不等于癌症,正常也不能说是万事大吉。在判断时,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因此,妇科超声与常规妇检、宫颈癌筛查等项目在妇科体检中同样不可或缺。
本文原文来自上观新闻